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2020年整个社会的开年节奏,少了亲朋好友春节拜年、没了热闹的聚餐,人们不得不适应这个建国以来“最冷清”的春节假期。而随着疫情的加剧,整个二月的社会主题也从往年春节之后的复工复产变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克时艰。显然,在这个凛冽的冬天,寒冷的并不只有天气;而在看到众多普通人的辛苦付出之后,我们也同样发现,能够提供温暖的也不止有空调和暖气。
回望历史,人们的生活总是不缺灾难的随机降临;但每次灾难过后,社会却总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即便抛开其他所有灾难类型,单就传染病这一项,我们就能看出灾难之后的发展规律。
疫情、科技、发展
2003年,中国爆发大规模非典疫情。但并未对当时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2003年第二季度,我国GDP仍旧取得了9.1%的增速;而2003年的GDP增长更是达到10%,超过2002年的9.1%。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疫情过后,政府及金融系统开始通过定向补贴和信贷方式帮助经济恢复,同时,前期受到抑制的工业部门开始迎接回暖的需求。同样大背景下的电信、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增长加速。
受此影响,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应的增值业务开始快速发展,2003年下半年开始,一大批影响后续世界的电商企业开始出现,其中就包括京东和阿里两大巨头。
道德的商业和技术绝非源自于危难之中寻找一夜暴富机会的投机商,相反,商业和技术的道德不仅体现在危机之中寻找方法帮助人们度过难关,更会体现在危机之后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激发、加速科技进步。回望疫情,科技的力量已经充分显现。
出于新冠疫情防控需要,春节期间有很多小区都实行了严格的出入管制。要做到管制有效,需要在出入口配备相关人员以及在小区内布置监控设备双管齐下。但对于很多没有相关基础设施的老旧小区而言,传统监控方案不仅需要摄像头的参与,更需要对应的交换机、存储和中控等一系列设备的支持。而当一座城市中有几十上百做这样的小区存在时,严密的出入管制便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
于是,越来越多的云摄像头开始在社区及交通监控中担当主力。这样的摄像头在完成硬件安装之后只要接上网线或无线网就能够完成画面的实时自动上传以及相应的云端分析,于是,原本大动干戈的监控工程现在则变成了一步到位的快速项目。
当然,这只是科技助力抗疫的一方面。在更宏观的应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和防疫机构也开始借助云会议、云协同来实现远程信息共享、跨区域指挥协同及合作等。
显然,在面对需要把个体关在家中的新冠疫情面前,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科技正在成为抗疫和复产复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如果在一切传统运行模式都陷于停摆的疫情当中,云计算依旧能够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那么在疫情结束之后的恢复期,其发展将更可期待。
在2020年寻找新机
无论病魔多么可怕,相信在看到一系列抗疫举措和全国齐心的众多感人故事之后,我们都有战胜此次疫情的坚定信心。
疫情终会过去,但生活还将继续。
在这个全国总体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除了期待什么时候能够抛下口罩尽情呼吸,我们更需要为2020年余下的时间考虑;思索如何寻找新的机会,将逝去的2月找回来。
不可否认,仍旧严峻的疫情给2020年的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并不意味着疫情之后的经济发展会受到长期影响。
按照之前的规划,2020年中国的GDP规模将达到2010年的一倍,而直到现在为止,这一规划仍旧没有出现变化的迹象。
2020年开局不顺,但这显然也意味着下半年将出台一系列更加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
想要把受到疫情拖累的第一季度经济在后面三个季度中找补回来,这需要很多行业的“超速”发展。
所谓“超速”,则意味着这些行业的收入要超过预期。与此相对应,其投入和相关的支持也会超过预期。
既然现在还无法预期哪些企业、哪些行业或哪些业务形态会在哪个具体时间点迎来增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前准备呢?
还记得抗疫过程中云计算发挥的作用吗?
如果云计算有能力在无法预期的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面对无法具体预测但注定会来的加速增长,云计算同样是最好的手段。
云计算的动力之源
云计算之所以能够在突发增长面前及时发挥作用,源于其本身的技术框架设计。
通过将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在内的所有硬件资源进行统一池化并按需分配,架构在云之上的所有业务都可以实现方便的动态扩容。而这也就避免了传统基础架构建设思路中“先看有多少面,再去水井里挑水”的滞后决策链。
而除了国内需求的预期增长之外,2020年也将是国内互联网等类型企业集体出征东南亚市场的标志性年份。文化的相对亲近和发展历程的似曾相识让很多中国企业都在2019年从东南亚市场尝到了甜头。而伴随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中国模式的出海,能够帮助海外分支机构更好与国内联动、协同的云计算也势必迎来进一步的扩张。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国内云计算市场容量的进一步增长和更多国内云服务商的出海发展。
虽然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云计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对于云服务的运营者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者来说,云服务能力的增长却需要看得见的投入和海量物理硬件的安装部署。
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怎样的硬件来构建云基础设施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首先,这些硬件设施需要具备统一的底层技术,且这一技术要与原有数据中心架构相同,以便管理;
其次,这些硬件要包含多种形态,在满足计算、存储、AI等多种特定应用需求的同时还要提供足够多的子型号来为数据中心提供更多的可选项;
第三,提供这些硬件和技术的供应商要具备从硬件本身到底层技术的强大支持能力。
国内云领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绝大多数服务器都采用了的英特尔至强系列处理器平台。
多数人的选择绝非偶然。
通过对云计算这一应用形态进行底层优化,至强系列处理器早已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池化运行环境,并对多租户、数据及指令的并行、内存管理、不同应用及数据的安全隔离等方面做出了优化设计,使其更适于在云环境中发挥作用。
而随着半导体疆域的进一步扩展,以处理器为核心,英特尔更将制程&封装、架构、内存&存储、互联、安全、软件等六大领域融合为一,这使得采用最新至强平台的用户能够拥有更多可用的分支技术选择和更统一的底层平台。数据中心持久内存、高性能SSD、即将面市的通用型AI加速器、经过优化的AI算法等等都是英特尔至强平台扩展性及统一性的例证。作为中国智慧云背后的技术基石和中坚力量,英特尔基于强大的以数据为中心的全栈产品,全方位加持企业多云战略,并通过软硬优化全栈支持、灵活扩展敏捷部署、完备生态协作创新赋能企业打造高效全能的云、灵活易用的云以及稳定可靠的云。
面对即将快速增长的云需求,显然,英特尔始终是能带来确定结果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