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国双彭俊:新基建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带来东风

发布时间:2020-03-24 14:16        来源:凤凰网        作者:

疫情之下,新一轮发展东风已然来临。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国家层面发出的明显信号,让“新基建”成为当前最受市场认可的发展主线,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新基建投资蓝图。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除个别地区尚未公布整体投资计划外,全国31省份所公布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万亿元。其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亮点。面对新一轮基建东风,哪些行业将趁势而起?企业又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对此,在信息通信行业深耕20余年的国双副总裁彭俊作出了详细解读。

彭俊先生现任国双副总裁,2018 年6月加入国双,此前担任中国电信投资公司高级副总裁。先后服务于中国远洋、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大型央企,拥有超过2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

Q:您觉得新一轮基建领域有哪些共同点?为什么会选择它们作为新基建的代表?

现在我们普遍认为“新基建”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与过去的基建代表“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相比,新基建领域显然更加广泛。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新基建有不少领域与人们衣食住行关联不大,但其实它们都是支撑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比如充电桩是围绕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的基础设施;特高压是面向输变电过程中降低电力传输损耗的基础设施;5G建设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城际高铁主要面向大湾区、长三角、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等建设的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是支持传统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则是实现信息化系统之间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它们都是国家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所需要的领域,这也是与传统基础建设不同的地方。

Q:对于新基建市场您是如何看待的?它将为哪些行业或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发展新基建。它在当前这一特殊时期成为热潮,与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直接相关,上一轮基建也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的。我们知道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内需、外贸,我们搞基础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拉动投资,保证经济的正常增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

新基建必将惠及各行各业,并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在某些领域肯定也有受惠比较大的行业或企业,比如充电桩、特高压等肯定会惠及电力基础设施相关行业。对于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我认为如国双这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可能会直接感受到利好。这一类的新基建,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这个角度看,任何行业的升级发展都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同时,我也相信民营企业在这一轮新基建中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毕竟对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所有企业从事的时间都不太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容易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共同参与,甚至在某些领域民营企业可能还有机会占据主导地位,比如5G建设,就会是在运营商的规划和组织下,由设备提供商华为、中兴等民营企业主导,未来基于万物互联的应用,更是需要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不过总体而言,还是需要国双这样的新兴信息技术企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去推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这完全符合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一政策方向。

Q:您提到新基建将惠及各行各业,那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而言,未来该如何选择业务领域发展?

我个人认为要量力而行。新基建涉及的领域有三大特点: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这不仅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时也对行业专家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进入任一行业都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

在国双十几年服务于各行各业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行业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上存在一些差距,因此我们在选择参与领域的时候,也要根据这种基础去做选择。比如国双目前的一大业务领域——油气行业,我们选择的主要原因在三方面:一是油气属于国家战略性产业,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二是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更高一些;三是这一领域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其他行业走得更加靠前,对于新技术、新应用的需求也更旺盛。

当然,如果有更强的资金能力、人才实力,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多的领域。不过在现阶段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因为新基建不会像过去那样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一项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必定是一个需要长期推动的过程,我们要优先把所有熟悉的领域吃透,之后根据能力再去拓展新的领域。

Q:在这一轮新基建发展中,国双相较其他企业有哪些优势?

首先,新基建七大领域中与国双直接相关的就有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我们很早就开始在这些领域积累经验,同时也有更多的人才积累,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第二,国双拥有底蕴深厚的技术优势。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看家本领,我们打造的新一代并存并算数据仓库平台级软件,解决了超大型企业或组织内部多系统、跨部门的数据打通、实时更新、个性化数据服务的痛点。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应该离不开国双数据仓库这样的平台级软件。同时,国双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OMPaaS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样可以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现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其解决感知层问题驾轻就熟,深入到复杂应用场景,解决认知层问题难以奏效。在大量的业务实践基础之上,国双找到了有效解决这些认知层面问题的钥匙,就是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多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国双在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独有的技术优势无疑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新基建包括人工智能,国双拥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一定可以在各行各行智能化应用场景中、在国家级的知识互联平台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我们研发出了一套独有的工具集方法论,可以让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与软件开发人员、数据科学团队共同高效工作,帮助机器像人一样去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任何行业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使用该工具集,不仅能够高效构建本行业的知识体系,还能将行业知识和经验代码化,应用到本行业的生产和作业流程之中。可以说,结合不同行业具体场景,让计算机专家和数据科学家、行业专家一起工作,深入理解行业问题,帮助行业解决痛点、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国双最大的优势。

Q:您觉得这一轮新基建有哪些挑战?

我个人认为新基建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真正和产业深入融合起来。这几年我也在重点观察这一问题,比如围绕产业升级,通过国双的工具能够让行业专家、数据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利用技术、算法、工具快速找到一套方法去解决行业痛点,这样推动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在做这些事情时,从理念上不能说服这些行业,只是纯粹地建一个数据中心,而无法和传统行业进行数据打通并构建智能化应用,那么它就是一个“摆设”,是对社会资源的更大浪费。因此新基建一定要基于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进而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

例如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人口流动数据、公共交通数据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让很多人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但其实还远远不够。这次疫情中我们发挥的数据价值可能还不足10%,更多的居民出行信息、物资需求信息、航班动态信息、医疗信息等都处于行业割据状态,没有跟其他行业进行数据打通。可以想见,如果我们能够把跨行业、跨专业的数据放到一个数据中心的话,数据的价值将会被无限放大,甚至会产生大量新的业态。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打通数据的价值,其实是最大的挑战。

Q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对于国双这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而言,您有哪些建议?

新基建无疑将为我们这样的企业带来很多机会,但也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一是继续做好基础技术研发,加强产品标准化工作。比如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平台——国双的Zeta数据仓库产品,现在才开始应用在一两个行业,如何快速学习Oracle的经验,像其数据库软件一样,能让不同行业都能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要求,推进产业的标准化、提升产品的成熟度,能够在各行业实现轻量化交付。

二是提高交付能力,构建一套严格的客户服务保障体系。新基建中可能用到的平台级产品,往往都是行业解决方案,我们要准备好行业级产品的交付能力,这也是国双近几年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我们为几个行业级大客户做的项目,不仅是在打磨国双的产品能力,同时也是在提升国双的交付能力。未来如果真的要为各行各业提供平台级产品,还会有专门的业务渠道,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构建一套严格的客户服务保障体系。

三是积累更多的行业专家资源,打造行业智能化应用方案。新基建本质上是一场产业智能革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去推动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这其中不仅需要数据科学家、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参与,同时还需要行业专家的参与,因为只有他们最了解行业痛点,才能结合行业问题与数据科学家、软件开发工程师一起为某一个行业构建真正智能化、智慧化的应用。

四是储备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如国双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围绕与行业深度耦合问题,除了提高技术能力之外,还要靠不断地发展来提升自身的整体实力,其中就包括资金能力。这次疫情就给不少中小型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当其冲就是现金流问题。未来如果要承担更多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还要准备更多的资金支持,提前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