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形势是指新冠疫情、新时期贸易形势、新技术、“新基建”。
今年初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迅速蔓延,给全球制造业带来重创。我国一季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5.2%,呈断崖式下跌。随着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我国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产销及供应链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从汽车行业来看,如果疫情在短期内不能缓解,“国六”排放标准所需的进口零部件供应将受限。从医疗装备看,与疫情相关的急救、生命支持类和医学影像类装备一季度同比增长43%和7.4%,而非疫情相关的设备呈下降趋势,高值耗材、IVD等同比下降37%和17%。从仪器仪表看,尽管与红外测温相关的企业逆势增长,但行业整体收入下滑,前两个月利润同比下降72%。
疫情之下,中美贸易摩擦形势更为严峻,在新一轮科技出口管制下,我国高端装备所需要的关键零部件及材料面临“断供”,产业链短板问题更加突出。
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正在向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及多业态融合的方向变化与重构。重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大国竞争博弈的战略重心。
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融合应用,我国适时推出了“新基建”政策,就是要通过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和助力制造业发展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为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的提升。
基于“四新”形势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度评估,机工智库对机床、仪器仪表、医疗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八个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判。以机床为例,短期看,疫情对机床行业主要服务领域——汽车行业冲击较大,机床行业关联受累,龙头企业一季度新增订单同比下降60%以上。疫情的短期影响为“强”。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加之新时期贸易形势叠加影响,机床领域高端配件进口受限,企业长期储备不足,短板问题凸显,中长期影响为“强”。受新技术与贸易形势影响,客观上倒逼我国机床装备制造业必须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新技术的融合是循序渐进的,贸易摩擦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因此,短期影响均为“中”,中长期影响为“强”。“新基建”将为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赋能,但受行业周期性发展规律影响,短期对机床行业影响效果还有待观察,因此影响为“中”,长期对“母机”装备利好,影响为“强”。随着国内疫情有效控制,预计全年行业运行止跌企稳。
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机工智库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安全建设提出了建议:
短期要补链:梳理供应链“断点”,确保产业链平稳可控。尽快找到供应链”替代“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行。
中期要固链:疏通短板装备“卡点”,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卡脖子”的重点领域,在国家重大专项及“十四五”规划中进行重点部署。
长期要强链:根治大而不强“痛点”,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抓紧“新基建”政策窗口期,为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加速转型赋能。通过强化和提升产业链自主、安全和现代化水平,夯实制造强国根基。
文/机工智库研究员 司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