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黑天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发展遇阻。
时值“十三五”收官之年,如何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做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同时,随着5G等新基建脚步的加快,如何更好地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既是今年全国两会重点议题,也将是关乎“十四五”良好开局的核心命题。
金融机构作为实体经济的“活水之源”、“能量之泉”,将在新一轮经济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
依托综合金融平台,平安银行始终坚持“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战略目标,在转型新三年之际提出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平安银行2019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董事长谢永林将新三年称之为该行的起飞阶段。
据了解,为推动全行转型迈向新高度,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也在进行颠覆性的升级,定位该行对公领域的客群平台、产品中台、创新阵地,依托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打破传统银行的概念,真正以客户和场景为出发点,以“创新驱动、数字经营、产业互联”为经营策略,在做强移动端的同时,通过API深入企业经营场景,更好地“读懂”企业,从而为客户提供包括票据、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财资管理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平安集团团金会副主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认为,随着交易银行的全面升级,银行作为集团团体金融业务“发动机”的作用将更有成效。
“金融+科技”为产业链运转蓄能
在六保任务中,明确提出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不仅是产业升级的需要,还是保民生、保就业的基础。
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前经济发展面临挑战。由核心企业发挥供应链金融优势,解决上下游中小企业流动性危机,成为复工复产、复苏经济的重要举措。
然而,产业链绵长、跨区域业务众多,异地授信交叉、尽职调查困难、应收账款小额高频等痛点,是长期横亘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共性难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平安银行的新型供应链金融,利用科技的手段,实现线上化、模型化、自动化,让便捷的汇通天下精准地助力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同时帮助核心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张小璐说。
据了解,围绕“对公做精”方针,为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聚焦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痛点,平安银行持续迭代“平安好链”平台,打通数字账户、融合财资平台,以期真正深入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平安银行副行长、北京分行行长鞠维萍补充指出:“相较于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平安银行有充足的表内资金、自成一体的风控体系,以及集团科技后盾。相较于其他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在资金结算、个性定制、综合金融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同时,平安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军认为,随着5G等新基建的发展,新时代的新市场中,金融机构需要找到新的核心商业模式,以新的思维赢取新机遇。“广州分行能够从0到1,从1到超过20家主机厂、超过1200家第三方经销商,正是因为建立起核心商业模式、服务模式,通过模式的复制和推广,实现集聚效应。”王军说道。
近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5G新基建等重点产业,平安银行对应成立突击队,以线上化、模型化、自动化为基本要求,打造不依托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及风险管理模式,以期在供应链交易真实可溯源的基础上,构建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可自动化、批量化、标准化服务中小企业的新型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提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和效率。例如,通过创新标准化票据模式,平安银行针对供应链金融存在应收账款票据化强烈需求的情况,搭建操作流程一体化的标准化票据平台,与供应链金融、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对接标准证券市场资金,实现双轻经营。
据了解,2017年,中国电子依托“平安好链”技术支持,面向集团上下游近20万供应商,搭建“中电惠融好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底,该平台上线用户突破3600家,交易量55亿元,其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新冠疫情期间,中电惠融推出降利率、备资金、增额度、拓业务、提效率等五大举措,通过开通“战疫”绿色通道,以金融服务助力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中国电子集团公司供应链金融工作组负责人、中电惠融商业保理(深圳)公司总经理田伟认为,供应链金融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对行业的理解,并能基于对行业的理解形成特殊的风控模型。平安银行多年深耕供应链金融,能迅速响应企业需求变化,而平安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也让企业在系统优化中,实实在在看到平安的效率和效果。
近日,平安银行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箭航天)达成合作,完成首笔供应链票据业务放款。蓝箭航天作为国内排名前列的液体火箭研制与运营的商业公司,也是全球第三家、国内现具备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设计、制造能力的民营企业,此次双方的成功合作是平安银行在航天产业链金融的突破,是其通过低风险授信、投贷联动、打通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三步走基调”服务航天产业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其长期支持“新基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的又一尝试。
实际上,以中国电子为核心构建的产业链生态金融服务、携手蓝箭航天做深做透航天产业链,正是平安银行以金融科技优势解决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痛点、帮助重点产业链打通堵点与连接断点的成功实践,也是平安银行面向大中型与重点民营企业客群打法的精炼呈现。
今年5月,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金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以大湾区为核心的跨境资金融通、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服务。
“对于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安银行而言,深入产业链布局,打造数字化的产融连通体系,做到懂企业也懂产业、懂金融也懂科技,必将携手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时代。”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兼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李跃说道。
统一账户体系让金融服务无感、便捷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加快,以及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提速,数字金融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提升数据资源价值、为客户提供数字资产管理成为各大银行关注的新风口,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让开放、合作、共享、创新成为金融跨界融合发展新趋势。在此背景下,银行如何改变传统服务模式,让金融进一步融入场景,成为其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对此,平安银行从用户需求出发,突破传统财务管理、金融服务的界限,以“数字账户作为统一账户体系”,以此为基础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通过打造数字口袋、STAR财资管理平台、开放银行平台,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打造数字银行、平台银行。
据了解,基于数字账户体系,平安银行将自身科技金融能力组件化,以超级API的方式标准化对外输出,立足场景端需求,以“金融+科技+生态”开辟新的合作模式。目前该行先后输出现金管理、支付结算、跨境金融等多个open API标准接口服务,接口数量已达351个,接入集团数量突破2700个,账户突破20000个,账户日均存款超2700亿元,增幅15%,全年累计交易金额7万亿元。
与此同时,基于该账户体系,平安银行正在打造面向客户的“数字口袋、STAR财资管理平台”,全面赋能企业经营管理。
其中数字口袋基于原来的口袋财务进行升级。“以往‘口袋财务’开发主要站在产品角度,功能又多又全。但对于一般小企业主而言,它的功能过于复杂,体验不够友好。” 在平安银行杭州分行行长石波看来,对于平台类客户或者像义乌小商品市场这种特定场景下的客户,银行就需要在综合金融平台的支撑下实现生态圈融合和共赢,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生态的参与者甚至组织者,在场景中创新银行金融服务。“下一阶段银行的发展,应该跳出固有场景,去理解和接受更多商业场景,将银行的技术、服务融入到更多特定场景中,更好地服务客户。”石波说道。
正在升级打造的数字口袋将成为为中小微企业及企业员工提供数字资产管理及综合性服务的全新平台,真正以客户和场景为出发点,通过数字证、数字分及1+N账户体系,一方面实现数据传输、连接场景生态,一方面打通客户权益、不同权益通过数字分体现,形成以数字账户为核心的生态运营,以轻量级的用户体系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
STAR财资管理平台具有账户管理、收付结算、现金池、电子票据、资金预算、管理信息6大功能模块,以及云版、本地版、平台版3种实施方式,未来将解决企业快速接入、自动升级、标准输出、高效服务等诉求,让优质金融服务更快嵌入企业经营过程中多样化的场景,可直联企业内部系统如ERP、OA等,并通过结算管理、分析监控管理、流动管理实现财务集中、数据共享,助力企业资金分析决策能力提升。
数字化经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解决流动性危机,成为今年年初以来,攸关广大中小微企业存亡的命题。
如何更及时、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成为银行在疫情之下的服务“大考”。
得益于平安银行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以及全面的数字化布局,平安银行小企业数字金融经受住了考验。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平安银行于2月迅速推出无接触线上化经营解决方案“小企业数字金融”,通过互联网进件、人脸识别、远程面签、自动放款等技术,实现主流融资产品最快60秒完成审批、10秒完成放款服务,7*24小时在线服务、在线办理。以短时间、高效率为中小微企业输送“续命”能量。
2月9日,湖北某医药公司因支持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需采购大量医疗应急物资,提出用款需求。平安银行武汉分行第一时间组织普金、公司、风险、运营四部门协同,利用云桌面、“口袋财务”APP等远程办公方式,及时完成橙e系统配置。在2月11日下午成功办理出账,386万元采购资金即时到账。
为增强中小微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平安银行宁波分行更是推出“自助转期”服务,小微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发起“自助转期”申请,全线上完成“无还本续贷”全部流程。这一举措既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又大幅提升了续贷服务效率。今年3月,平安银行也在全行推出“线上自助无还本续贷申请”服务。
在国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下沉金融服务、在场景中实现多元服务,成为金融机构跳脱传统思维、创新服务的重要方式。而此番“大考”,平安银行交出的答卷,可谓高效亮眼。
据悉,为了持续输入创新的血液,平安银行成立“创新委员会”(以下简称创新委),“创新委”由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牵头,各个职能部门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库,使得平安银行的创新拥有内部各方资源和核心支持。平安银行专门创建了独立网站、邮箱、工作群,方便基层同事直接上报好的想法给“创新委”,由此衍生了很多微创新。之后,“创新委”将提供资金、资源来推动这些创新想法落地,定期跟进,并提供奖励给在期限内成功结项的项目。
除了从机制层面支持创新,平安银行正在打造“账户+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数字化中台,赋能内部管理、产品创新、场景、客户需求,通过优化风险协同做到业务和风险共优的数字化经营。科技团队和产品团队在物理空间和业务流程的全面一体化,将让平安银行对公实现队伍敏捷化、共识敏捷化、迭代敏捷化、协同敏捷化。
“新三年”开启 赋能企业发展,助力经济复苏
2020年,是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新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产业发展洗牌之年。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患和化解金融风险,依然是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制胜点。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深入产业肌理,企业对金融机构的需求早已跳脱出单纯的资金需求。对于银行而言,必须从过去单纯的资金借出方,转变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合作伙伴,为企业赋能、创造价值。
如何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前沿技术,整合平台资源,助力产业复苏,将是银行对公业务突围的关键。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单向输出”到“全面赋能”,是一场对银行以及其背后资源实力的综合考验。目前看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优势为平安银行管理客户风险带来助益,一方面,集团的科技优势在提高业务产能的同时降低运维成本;另一方面,平安银行作为资金出借方,能够通过深度参与企业、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为集团各大板块业务的介入打开渠道,实现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服务的全面输出。
“与集团各版块联动、组合拳式出击,是平安银行服务对公客户的优势所在,目前交易银行正在全面推动升级,将从产品创新、平台创新层面进一步夯实这个优势。”李跃说道。
有市场人士认为,过去三年平安银行转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三年的起点,全行要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这里面交易银行的作用非常关键,不仅能够在优化全行负债成本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通过重塑平安银行的供应链品牌,再结合集团金融+生态战略机遇,有望成为平安银行新三年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