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新基建带动智慧城市 建设新生态

当今世界,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打造经济新的增长极。全国各地目前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已达千亿元以上,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前景广阔。笔者将从智慧城市的市场发展、思路设计、模式运营、生态构建等方面,探讨智慧城市建设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0-07-03 11:11        来源:赛迪网-互联网经济杂志        作者:周成

智慧城市:揉合新技术的城市新形态,蕴藏万亿市场的潜力空间

智慧城市是揉合新型技术的城市新形态,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感测、传送、整合和分析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智慧城市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通过逐步演化,经过技术迭代,最终衍生得出的产物。智慧城市建设的演进路线可以概括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具国家战略地位,自2012年,国家先后确立数百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突袭,打乱了全球发展的脚步。中国政府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因时制宜,迅速作出适应性策略调整,将聚焦发展调整为聚焦复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两新一重”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

“两新一重”建设旨在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作为新基建最大的服务对象,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基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相辅相成。发展新基建就是给智慧城市建设打基础。德勤发布的《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500个居于首位。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明智之举,智慧城市建设体现以人为核心,让城市更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长三角、珠三角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分布在东部沿海及中西部地区,全国特大型一线城市、中小型城市皆有智能城市项目落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在政策的推动下,随着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智慧城市建设蕴藏着创新供给和扩大需求的巨大潜力空间。

与此同时,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倒逼着城市的创新与发展,引发了产业晋级与跨界融合。智慧城市利用新型智慧技术对城市进行重塑和再造,借助技术、数据和业务手段,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放眼全球,IBM、微软、华为、谷歌等在内的科技巨头将物联网等新技术集成到汽车、家居及AI等多元产品上;聚焦国内,百度、阿里、腾讯等BAT纷纷跟地市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支出预计达1240亿美元,中国市场支出规模达266亿美元。技术进步突破产业边界,全方位渗透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内部的结构分化和跨界重组,构成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产业晋级又加速创新要素融合,使创新系统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跨界融合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政策带动、市场拉动、技术倒逼、创新推动,促使行业晋级,跨界融合,带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钱景”看好的万亿市场机遇。

数字孪生:构筑“镜像世界”,开启智慧城市设计新思路

数字孪生是通过对物理世界的人、物、事件等所有要素数字化,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之对应的“虚拟世界”,由此形成物理维度上的实体世界、信息维度上的虚拟世界,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用数字化的方式为物理对象创建虚拟模型,以此模拟其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数字孪生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原理则是将数字孪生城市在物理世界、数字空间世界之间建立准实时联系,实现物理城市世界和数字城市世界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这种在数字空间以无限数据资源替代有限城市物理资源的方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使城市建设和管理在数据空间内“模拟择优”、“零成本试错”,为城市管理提供了崭新手段。基于数字孪生城市技术,整体城市建设运营逻辑将完全重构,将重新定义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可以想象,未来的数字孪生城市会与真实城市1:1高拟真虚拟重建,从极致的城市场景和数据可视化、物联控制,到仿真,到预测、决策,再到优化治理的良性系统,提前预演城市建设方案以及仿真结果,来高效地指导真实城市建设。

“孪生新时代”是一个总体性的建设纲领,解决了过往智慧城市无法做到从顶层设计入手的“遗留”问题,这种平台化的思路也杜绝了子系统的重复建设。以城市数字平台支撑城市服务重塑,将庞大繁杂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平台的应用,通过数字场景与物理场景的加以融合解决,有效破解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同委、办、局之间的协同困局。加上5G、AI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让智慧城市不再存在技术上的短板,5G网络所带来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的革命性改变,结合AI人工智能赋予的智能化技术支持,可以让城市获得真正的“智慧”。同时,将5G、IoT、CIM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广域地采集城市全景数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并以此来实现物理城市的数字孪生影像。场景孪生是以城市场景为驱动,多业务集结成场景,容纳人、物、事、场、关系、规则等实体的活动,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园区、城市管理等不同场景,落地以自有方案及合作伙伴联合方案,连接英飞拓万物互联载体,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终端,打造物理与数字的连接。

此外,价值孪生是城市数字孪生一体化,重塑城市规化、管理、协同及发展。基于数字平台提供的能力,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给城市形成标准规范的数据资产,支撑城市各行各业业务应用。以整体思维考虑城市需求,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到城市发展多维度,以IOC为载体,拓展到无人机、遥感高分等场景,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可以带来三个价值:其一,基于数字孪生更多维度获取城市数据;其二,数字平台让城市数据发挥最大价值;其三,城市数字孪生一体化,可以重塑城市规化、管理、协同及发展。这一套方法论还原的城市“镜像世界”,或将开启智慧城市设计思路的新时代。

城市数据中台:增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应用能力

数据中台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担负着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增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应用能力的使命,也必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未来的必争之地。一些有数据资源聚合能力的先行政府及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或将使得数据中台建设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然而,惯常的做法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互联网公司则利用其积累的海量人口大数据实现了全国疫情的实时跟踪和一网展示,真正打破了平台、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的鸿沟。折射到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数据中台建设显然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升级的新方向。例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技术架构设计要求:为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集约化建设,降低建设成本,项目的技术标准必须统一,技术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等通用基础组件和中间件必须一体复用,各业务系统接口必须做到无缝对接。构建数据中台是建设智慧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数据中台可通过数据建模来实现跨业务的数据整合;通过数据服务对各个系统数据封装和共享;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应用的服务化,挖掘数据价值。数据中台建设贵在数据再利用,而数据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做好数据治理,因此,数据中台与数据治理天然地高度融合。数据治理从系统设计层面看包括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质量、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安全、数据资产共六大核心模块;在管理层面需要通过数据治理组织、数据治理流程进行支撑保障。

专家指出,数据治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体系化工程,它需要通过一系列流程规范、制度、IT能力以及持续运营等机制来保障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数据治理的落地通常分为4个阶段:建组织,重运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发展,业内通常将企业级数据分为前、中、后三层结构,具体为前台应用、中台服务、后台存储计算。其中,前台是具体的数据应用,重点关注客户应用场景、解决企业消费者的实际问题;中台是数据交换与服务,重点关注数据的质量管理及如何安全共享;后台是存储与计算,重点关注数据处理速度与成本。智慧城市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的巨系统。行业趋势体现在泛在互联、高效智能、普惠便民、生态融合等方面。

基于智慧中台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强调三点不同:(1)不是一个脑,而是多脑。有大脑、有小脑,有中心脑、有边缘脑,是分布式智能。(2)不是一个固化中台,而是模组化中台。在共享技术、数据、接口和标准的前提下,既有AI中台,也有应用中台、数据中台,共同为社会输出敏捷服务,激发各色应用或服务百花齐放。(3)不是中心化城市,而是人人都能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既有决策中心、也有各色各样的社区,中心管大事、社区管琐事,最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型城市。综上所述,智慧城市数据中台以全域融合数据为基础,搭建城市智慧运营桥梁,辅助城市支撑、智慧运营和管理决策。在实现智慧中台下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中,关键的是实现从以技术应用为核心到以重塑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转变,具体体现在城市即平台、市民即用户、连接即服务、数据即竞争力四个方面。与此同时,基于智慧城市数据中台解决方案也出现了从“巨系统”到“微服务”的价值转移,从“局部智能”到“整体智能”的交互升级等不同以往的特征。而智慧中台快速赋能业务发展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例如政企业务全流程场景化支撑、网格化智慧运营、5G旅程体验支撑智能营销等。智慧城市数据中台的建立可帮助城市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城市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有利于城市形成敏捷组织,根据市场情况快速调整组织架构;有利于城市集中火力资源,实现精准响应,在保证决策正确的情况下,还能帮助城市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

智慧城市建设走向智能化、平台化和生态化

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智能化。随着城市的数据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城市会变得更加智能,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去管理城市,尤其是在交通安全等领域。二是平台化,平台化分为技术平台、产业平台和城市平台。行业的跨界融合必须要有技术平台的支撑,不断打破技术壁垒,促进更多创新型的技术公司进入智慧城市领域,催生更多面向城市的应用和服务;产业平台,智慧城市涉及顶层设计、咨询、投融资、项目交互、落地运营、生态发展等繁复的环节,需要通过产业平台拉通产业链条;城市本身即平台,大到城市,小到区县、社区和园区,都有很多商业和业务的应用场景。三是共享和生态化,也是最高级的阶段。智慧城市服务商面向城市市场,将会共享到更多的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创新服务、人力资源等,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创造更大价值。

从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方向及英飞拓总部定位上,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公司“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而智慧城市系统繁复,涉及城市运行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难以通过公司自身技术能力及实施能力提供完整项目交付,这就需要引入上游各设备厂家及各服务提供商,并通过拓英计划的平台效应,在产品、方案、服务等各方面形成资源池。凭借上游企业输入的产品、方案、服务吸收及标准化,突出发挥英飞拓(杭州)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公司在智慧城市各子系统的交付能力。作为智慧城市信息化集成领域的标杆践行者,英飞拓(杭州)近年来积极创新转型,布局产业,打造平台,构建联盟,依托公司强劲行业实力及深度业务理解,凭借领先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解决方案与服务经验、完善的供应链支撑、专家级技术团队支持以及浙江省英飞拓智慧城市企业研究院等核心竞争力,为政务、教育、医疗、园区、安防、交通、司法等多个行业赋能,深入垂直智慧城市集成服务领域,落地多个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如智慧中方项目等。

近两年,我国经济数据走弱、增长速度下行,投资拉动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整个经济进入下行调整期。面对经济下行的市场寒冬,企业必须冷静下来,出局看局,在保持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运营,构建生态,用抱团取暖的方式,为自身持续发展与增长带来新动能。英飞拓(杭州)的拓英信息化集成项目一站式服务共享平台,旨在打造智慧城市项目直通车,突破产业边界,打通信息壁垒,构建资源精准适配、共享共用的全链路闭环,一个平台一站式解决智慧城市项目服务。拓英平台瞄准信息化集成领域,以平台为核心根基,充分发挥聚合效应与能量,整合上游,精准适配,形成互通共享式的资源闭环;布局下游,下沉县市,构建全国网格化的销售脉络。拓英计划为生态伙伴提供了平稳孵化的平台,通过英飞拓的资源适配及销售渠道,为优质生态伙伴提供平稳、高效的业务通路,积极纳入在项目融资、方案设计、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项目监理、项目审计等多方面的上游企业资源,一方面,积极吸收、借鉴,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理解整合,打包标准化服务,作为公司业务版图的一环,进行输出交付,真正实现生态伙伴对拓英平台的粘性。

信息化集成产业总体而言呈现资源分散的特点,除行业龙头外,大量的设备厂家及服务提供商都面临销售面狭窄,销售成本高,市场难以打开的困局,而往往最具创新力及发展力的企业集中于此类中小厂家之中。尤其在2020年度国家提出大基建与新基建的总体方向后,行业的洗牌将急速加剧。对于上游生态伙伴而言,拓英平台作为开放资源平台,可切实在4个方面对其实现赋能:(1)市场,通过拓英计划搭建的销售渠道及业务资源是天然的产品及销售的分销平台;(2)信息,公司将整合上下游行业信息,趋势信息,政策信息,并发布给合作伙伴,协助合作伙伴捕捉市场动向,拓展业务;(3)资源,公司秉持开放态度,为上游厂家提供其所需资源。如施工服务方可以通过拓英平台,享有我司优质供应链、项目管理、方案设计等资源;(4)扶持,对于有创新产品及发展前景的中小型公司,我司将给予多角度的扶持,协助其快速成长,成为优质企业的孵化器。拓英平台秉承“共生、共融、共创、共赢”的理念,通过平台型服务,赋能智慧城市集成领域各环节合作伙伴;同时遴选优质资源方,打磨资源圈质量,形成互补互促的生态联盟良性循环,最终达成“助推行业升级,普惠百姓生活”的企业愿景。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