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1978年、1984年、1992年、1998年,这些平凡的年份因“不寻常的事”和“不平凡的人”被载入史册。
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邓公南巡再到中国进入互联网元年,波澜壮阔的民营企业崛起大幕徐徐拉开。
与上述年份不同的是,2020年“极其特殊”。
与上述年份相同的是,2020年也必将“载入史册”。
2020这一年,从持续的资本寒冬到世界范围内的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经济雪上加霜的阴霾里,中小企业更是在生死边缘艰难挣扎。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二连三的内外部因素叠加与击打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其生命力将更具韧性与生机。在应对特殊环境与突发事件的考验下,“企业活力”必将成为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维持基业长青的“珍贵资产”。
企业活力——在经济学中指企业作为有机体通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中所呈现出自我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的状态。企业活力作为一个“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所表现的生存力、自我发展力和再生力,它是衡量企业“生命机能”强弱的综合体现。
2020年已经过半。“疫”后余生,伴随着复工复产的号角,企业上下一心,将时间的紧迫感和生存的焦虑感汇聚成一股澎湃的力量,注入发展、只争朝夕。
突如其来的“极限压力测试”,像放大镜。许多企业的弱点与软肋充分暴露,但更重要的是这一求生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企业成长能力,适应能力和凝聚能力则更有意义和价值。
亿欧发现,在这一特殊时期,许多企业展现出其成长过程中的“另一面”。借此机会,亿欧以第三方研究视角,以问卷征集的形式,希望挖掘出一批有代表、有特色、有创新、有潜力、有韧性、有担当的“活力企业”。
活力——新时期企业最具含金量的认证标签
与此前大多数企业评价意义不同,此次“2020中国企业活力100指数榜单征集”具有特殊的社会背景,鲜明的时代意义。这里的“活力”,其中“活”有两层意思,一是“活下去”,二是“活得好”。
伟大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都要经历生存、成长、再生三大阶段。
“生存”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成长”是企业稳健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再生”是企业蜕变、进化、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活力企业”拥有进入下一轮商业角逐的门票。从企业经营角度看,不管是顺境逆境,无论是高光还是低谷,这一切最底线的要求是企业必须博到生存的机会。只要“活下去”,就有机会翻盘。
“活力企业”将享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大浪淘沙,疫情是残酷的漏斗。在摧枯拉朽的攻势下,生命力孱弱的企业势必被淘汰出局,各行各业马太效应将更加突显。“危中有机”,在市场、资源、用户、资本有限的前提下,“活力企业”将享有更多的“土壤和空气”。
“活力企业”将会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催熟的企业犹如温室花朵,经不起太多摔打。在资本的裹挟下,企业攻城略地犹如打鸡血,来的快去的也快。“疫情”这一突发事件的出现,使不少企业的“需求侧”持续萎靡,这让企业失去了补血的机会。此时,造血能力成为硬实力。疫情帮助资本筛选出了一批真正饱经风霜却愈发生机勃勃的“好苗子”。
“活力企业”是员工的依靠,是行业的中坚,是中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没有什么时候,比2020年上半年更容易让人体会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话的分量。活力企业在困境求生中迸发出的内在生命力,不仅给员工以信心,更是给行业以信心,给中国经济建设以信心。
“活力企业”是企业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金牌认证。出乎意料的超级“黑天鹅”,成为大家公认的企业管理校验场,企业治理试金石。复杂的环境下,对于民营企业最大的挑战在于企业管理能否敏捷多变,企业治理能否张弛有度。
四大指标、17项维度,打造“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活力100指数榜单”
此次评选,将从获利能力、成长能力、适应能力和凝聚能力四大指标来综合评估企业活力。区别于以往很多固定指标,考虑到疫情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四大指标体系的拆分,将重点突出疫情期间企业“活力”标签。
获利能力:由于此次榜单征集侧重点在“企业活力”,因此该“获利能力”指标除了企业正常的业务获利外,还考虑了企业资本运作、资金周转。该获利能力主要包括:融资速度、融资金额、资金支持、营收情况、用户(客户)增长情况。
成长能力:疫情期间,企业的成长有别于往常按部就班发展。该指标主要突出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成长创新能力。其主要维度包括:线上投入、营销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研发投入。
适应能力:该指标主要用来评价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其主要维度包括:战略决策、在线办公、灵活用工、生存信心。
凝聚能力:该指标主要聚焦于特殊时期企业的组织建设。其主要维度包括:组织培训、招聘情况、抗疫举措。
“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活力100指数榜单征集”问卷现已正式公开征集,欢迎大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