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腾讯林海峰:金融科技的“战疫应考”与发展启示

发布时间:2020-07-29 16:22        来源:        作者:

金融通过提供支付与投融资服务,促进经济交易的发生和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同时,金融服务与家庭部门的财富增长、信用可得性高度相关,因此金融也发挥直接的社会福利效应。近几年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通过对金融服务流程、产品及定价方法的技术创新,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了金融的普惠性,提高了全社会的帕累托福利边界。

疫情发生之后,各类金融服务主体迅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在极端情况下平稳运行。得益于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尤其是移动支付创新发展的支持,相较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金融科技在支持新冠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过程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和价值,从民生保障、金融保障、社会治理保障等方面,助力社会经济稳定运行。

  第一,移动支付助力数字经济提供民生保障

支付是经济交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金融的基础性功能。支付的演进,反映了货币转移方式的进化——从实物货币的直接交换,到铸币、纸币的直接交换,再到银行的记账交换。支付体系具备网络化和规模化的典型特征,外溢效应明显,每一次支付方式的革命,都带来交易成本的显著下降,推动经济增长和新经济模式的涌现。

19世纪,伦敦开始广泛使用银行承兑汇票,降低了结算中的信用风险,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让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70年代,信用卡支付开始普及,催生了美国发达的电话直销产业。在2000年行业发展的高峰时期,据美国直销协会(Direct Marketing Association)估计,电话直销行业雇员达到560万人,年销售额达5850亿美元。

移动支付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支付革命,它作为基础设施,让数字经济摆脱了个人计算机(PC)使用环境的限制,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同时以其良好体验加速了用户从产生消费动机到发生购买行为的过程。此外,移动支付便捷的连接能力,让一些原本习惯于线下交易的行业,也可以快速具备线上交易能力,线上线下加速融为一体。中国庞大的数字经济业态,如电子商务、到家服务、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无不受益于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从3.88万亿元增长至10.63万亿元,增长率为1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比从12.88%提升到25.83%)。同期,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金额从49.48万亿元,增长到249.88万亿元,增长率为305%。

疫情期间,中国发达的移动支付体系为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电商网络、物流网络保证了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和防疫物资需要;在线医疗服务满足了民众寻医问药的健康需要;视频、游戏等数字内容服务满足了民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微信小程序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49%,社区电商业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22%。

正是得益于前几年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相得益彰的发展,在此次防疫抗疫期间,中国基本民生得到较好的保障。这凸显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移动支付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关键作用。

  第二,远程与智能技术确保金融服务疫情期间不断档

2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并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

金融以信息处理、交换为核心,自动化、智能化是未来趋势,同时金融服务是一个与用户建立双向信任的过程,“面对面”现场服务也有其必要性。业内在这方面的探索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技术对现场服务的替代,即业务办理由线下转为线上,用智能化系统代替人工服务;二是技术对现场服务的“还原”,即运用多媒体通信工具或平台,与用户建立“一直在线”的联系,达到甚至超过现场服务的效果。

疫情发生以前,手机应用程序(App)和网上银行等线上工具已成为用户办理转账汇款、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个人贷款、投保核保等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渠道。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2019年中国手机银行用户渗透率达63%,网上银行为56%,微信银行(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为42%。

智能客服系统也在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18)》,2018年银行业客服中心的智能技术使用率为69%,其中65%的银行客服中心应用了智能语义理解技术和机器人服务,41%的客服中心应用了智能语音导航技术。智能语音机器人技术也在加速普及。

部分金融企业还利用企业微信等社交通信工具,建立了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实现与客户7×24的在线连接,不间断响应客户需求。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部分金融服务的开户业务、理财产品销售的双录要求也可利用远程图像与视频技术在线上实现。

此次疫情中,这些“非接触式”的服务渠道确保了金融服务的持续性。在线下服务网点基本关闭、在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相关主体加大了对线上渠道的维护、优化和宣传力度,在保障服务不断档的同时,也培养了用户的线上使用习惯。

疫情防控期间,金融体系保持平稳运行,各项金融服务延续性未受明显影响。比如,工商银行通过网络为300万户客户办理存款转存;建设银行利用60多万裕农通服务点,保证村民不出村就能存取汇缴;平安产险开展“足不出户”农险应急服务,为农户提供远程线上自助投保/预赔、远程协保支持等服务;疫情期间,腾讯财付通也累计为4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微信支付服务“绿色通道”,包含不间断支付结算服务,并对非营利医疗机构免收手续费。针对用户的退款需求,腾讯财付通建立保障机制,包括微信支付专项退款保障小组,提供各类票务等消费退款的7×24小时保障。

  第三,为紧急状态下的社会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健康码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实名实人认证的基础上,综合用户自行填报信息和卫生健康、民航、铁路等相关信息,为防疫工作及有序复工复产提供参考,其中实名实人认证是健康码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身份核验一直是金融行业的基础需求之一。早在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就已建成运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向商业银行提供居民身份信息有效性核查服务。自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后,支付行业逐步落实支付账户实名制,通过银行卡预留信息、公共缴费数据等渠道的交叉验证,实现了用户实名信息与支付账户绑定。此次疫情中,在经用户验证授权后,防疫码可以快速调取微信支付等实名支付工具的用户实名信息,与后台公共健康相关数据匹配分析,迅速识别和展示风险,大大提升了隔离管控的效率。

而随着人脸识别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实人”身份认证技术也日趋成熟。通过采集人脸信息并与公安部数据比对,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确保健康码申请人与实名信息相符,实现“人码合一”。

金融天然具有服务社会治理的能力。金融业务“实名实人”的要求,和大部分政务服务的要求一致,政府无论是调用金融系统的验证信息,还是将金融应用作为政务服务的一个入口,都能有效提升服务效率。此外,金融行业管理着民众的资金账户,可以方便提供缴费、补贴等资金收付功能,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和自助设备又成为政务服务网络的延伸。

此次疫情进一步展现了金融科技服务社会治理的潜力,相信未来在政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金融科技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次抗疫过程中,金融科技有力支撑了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同时,移动支付也是经济发展的温度计,根据网联平台数据,3月条码支付线下交易量的周环比增幅保持在10%以上;3月16日至22日网联平台日均处理资金类网络支付业务量达11.19亿笔,已回升至1月节前水平。腾讯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日均商业交易额已经恢复至2019年底水平,这些都表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中国经济正在复苏。

  我国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然,此次疫情“黑天鹅”也暴露出金融科技行业整体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也向我们揭示了金融科技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是加强金融科技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小微企业贡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对稳增长、稳就业意义重大,但小微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天然较差,在此次疫情中受灾严重。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帮助其平稳度过危机。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各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2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做好辖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对接和需求调查,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积极通过调整还款付息安排、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完善展期续贷衔接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

从政策可以看出,在特殊时期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首先要对信贷需求做出“精准定位”,即找到与疫情相关度最高的需求,主动输血。这需要金融机构对业务覆盖范围内的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为全面的掌握,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定位需求。长期以来,由于逆向选择问题和担保品缺乏,银行渠道并不是小微企业融资的第一选择。近期,微信支付和腾讯研究院面向近1700家企业开展了一项调研,其中超过7成为小微企业(50人以下、年收入500万元以内)。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成受访企业对抗疫期间的金融扶持和优惠政策不了解。这与宣传不到位有关,但指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小微企业主动了解政策,一家家机构去询问并不现实。金融机构应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主动定位需求,让政策发挥最佳效果。

其次是要对信贷需求做出“精准识别”,即找出“有发展前景但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这更需要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信用数据,甚至客户交易数据有一定的掌握,甚至需要结合行业上下游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稀缺的信贷资源流向“柠檬市场”。

从现实来看,金融科技在“精准定位”和“精准识别”两个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核心问题在于,企业金融服务的相关数据分布较为分散,工商、税务、海关、银行均掌握不同维度的数据,“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如果平常没有小微企业经营相关数据的全面积累,没有极端情况下的数据分析和风控技术,“非常时期”的政策效果就要打折扣。

世界范围内,小微企业都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我国中小微企业潜在融资需求达4.4万亿美元,融资供给仅2.5万亿美元,潜在融资缺口达1.9万亿美元。

“信息不对称”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一直将抵押品作为贷款风控的主要手段,缺乏必要的数据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和还贷能力进行评估,因此无法正确定价,随之产生的逆向选择现象,又进一步削弱了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意愿。银行“不会贷也不想贷”,小微企业有了融资需求第一反应也不是找银行。但市场需求是存在的,前述由微信支付和腾讯研究院发起的小微企业调研结果显示,55.3%的小微企业希望获得无抵押贷款。

数据是金融科技价值创造的源泉。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金融科技能更精准地匹配供给与需求,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定价难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对稳增长、稳就业意义重大的小微企业。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金融科技在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方面的短板,凸显了通过政府统筹规划,打破“信息孤岛”,让政府数据、社会数据实现开放协同的必要性。

4月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从经济学角度看,数据不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数据一般具有排他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确保数据、隐私安全与不破坏激励的前提下,让数据被更多人所利用。另外,数据有很强的协同效应,不同来源、不同维度的数据综合起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此次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要求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直指数据领域的这两个关键问题。

此次疫情凸显了企业金融服务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初期,相关机构、企业可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优势互补,探索数据的共建共享机制。未来应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共建、共治统一的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库,加强数据的公共产品属性,充分发挥数据的协同效应。

  二是建设金融科技应对不同危机的能力

“隔离管控”是此次抗疫的主要手段,而受益于近几年数字经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宅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民生保障方面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黑天鹅”绝不止一种,下次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冲击方式和结果可能迥然不同。而且,此次疫情在海外的发展情况难以预测,对我国经济复苏的冲击路径和冲击程度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就金融行业而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研发应用各类线上化、智能化技术,并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核心作用,提升“非常态”下主动、快速、精准对接需求,输血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利用数据模拟、压力测试、应急演练等手段,建设应对不同类型“黑天鹅”的能力模型——特别是在整个经济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的趋势下,信息基础设施遭遇“黑天鹅”时的应对。

金融是整个实体经济的血脉,它在紧急状态下的韧性和弹性对经济社会安全至关重要。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应充分合作,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共同参与开展此项工作。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