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将于9月23-25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4号馆举行。今年创交会以“数字变革、创新引领”为主题,共规划防疫成果展区、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区、院士团队成果展区、“一带一路”国际成果展区等十个展区, 展区面积约11300平方米,计划展出项目成果共约800项,另外有约2200项项目成果将通过线上平台展示。
据悉,本届将有39位院士团队参与,共将展出92项重大科研成果的实物和模型,涉及医疗健康、信息技术、未来科技、人工智能、能源科技、农业科技及海洋科技等方面。
23位院士专家领衔 大数据研究提升肾脏病诊疗水平
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病和急性肾损伤)已成为危害民众健康、耗费巨大卫生资源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临床上,由于中国尚没有全国性的肾脏病登记系统,医生经常会遇到病理资料零散、数据难以整理、病例沟通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指出了当前肾脏病诊疗的困境。
健康大数据的整合利用有助于临床更了解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负担,开展疾病预防和风险预测、评价治疗反应及预后。“此次金域医学携手侯凡凡院士团队组建院士工作站,希望助力中国慢性肾病防治事业发展。”金域医学创始人、CEO梁耀铭称,随着中国政府对新基建的鼓励与号召,将使得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疾病初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更大可能。2019年金域医学同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协作网内医院一起构建了中国肾活检登记系统,通过参与肾活检登记工作,研究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登记后肾活检信息的管理、全国数据汇总后肾脏病发展的大趋势等情况。这一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料登记,还具备五大功能,即服务流程电子化、病例信息多元化、病例切片数字化、病例讨论及时化和档案管理智能化。
国内最大生物材料科研队伍实现干细胞规模化培养
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因为它能实现自我复制及多向分化,特定条件下能再生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所以在再生医学、疾病模型、药物筛选、精准医学等领域都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正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干细胞需求越来越旺盛,然而传统的人工操作培养干细胞的方式面临通量不足、成本高昂且质量难控等问题,这也始终制约着干细胞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
为了实现干细胞自动化规模化培养,国内生物材料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的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王迎军院士带领团队进行了专项研究,最终成功打造包含干细胞自动化规模化培养装置、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和试剂盒的重磅成果,让规模化、自动化、稳定化、标准化培养干细胞成为可能,将为干细胞新药研究,推动干细胞临床转化等奠定基础。
助力流程工业生产数据化运营 赋能200+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经过多年的发展,“Made in China”已经不再是初级加工的代名词,中国已经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工业大国。以造纸、陶瓷、水泥、玻璃、食品等流程工业为例,产能过剩、合格率低、质量不可控、能耗高等问题很常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工程院刘焕彬院士科研团队于2014 年开始,致力于流程工业过程模拟建模与优化算法研究,并开展深入应用实践。博依特科技以“让制造更智能,使工业更绿色”为使命, 秉承“跨界集成,协同创新,创造价值”的理念,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体系和工业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了POI-CLOUD工业互联网SaaS平台。该平台集成生产到管理、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等全链数据,让“连接”加强生产要素协作,以“数据”助力精细化管理,用”模型“驱动优化生产,改变传统行业生产方式,实现产业智能转型升级。博依特科技持续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技术平台,精准高效的生产数据化运营解决方案,及全方位的工业大数据运营服务,已成为国家流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在国家发布一系列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出炉后,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意愿更强烈。
创交会涉及技术展示、技术交易和配套服务三块。在技术展示方面,创交会聚焦企业有效技术需求,切合科研亮点、市场痛点,整合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创新驿站、技术转移基地、国际技术转移合作伙伴等,为科研成果提供展示平台;在技术交易方面,创交会收集整理技术项目信息,举办专利拍卖、项目路演等,运用技术中介、技术留售、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等方式提供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易服务;在配套服务方面,创交会推出的“1+1+N”模式,通过展览、线上交易平台、线下基地,紧密联合技术交易链上各方,引导供需双方进行合作对接。
以展示交易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落地转化与商业达成为目标的创交会将不断强化“成果对接来创交会、资本布局看创交会、国际合作找创交会”的定位,进一步提升创交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促成更多科技成果项目达成合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