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首年,这一年“新基建”概念如火如荼。早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隔两年,新基建概念又得到了政府及市场的高度关注。在实践中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在党中央密集部署之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迎来风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中旬,已有13个省区市发布了2020年新基建相关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 万亿元。新基建的蓬勃发展,将加速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从而催生新技术与城市建设的全面融合。
“新基建”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是承载政府、企业、民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核心载体,是支撑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体,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核心要素组成,科学的城市定义应反映出城市的本质和时代特征。
从城市功能角度上出发,城市的建设是连接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核心载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其中包括提供公共消费资源的水务、燃气等行业,也离不开提供交通出行资源保障的高速运营、轨道等行业。政府及城市管理者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来进行地域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并作出优化的决策。同时,为了满足民生要求,需要构建全面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支撑民众的日常生活保障;除此之外,需要发挥地缘优势,构建优化的产业生态布局,挖掘并发挥地域性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并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城市支撑着组织的发展也被组织所改变。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用新的技术改变城市运营的每一个要素,致力于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理念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从而大力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改善民众消费体验,促使政府提升管理水平。然而,新基建也并非一撮而就。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真真切切地走入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各行各业均通过技术引进、模式创新、商业变革等方式悄然地改变着自身的管理模式、作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新技术将逐步取代手工作业、图表分析等手段,从而以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化的形态改变已有的社会经济布局。城市运营与新技术的充分融合,便形成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形态;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在于提升社会各项运营体系的效率,拉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科技创新,为市民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智慧城市进入数据驱动的3.0阶段。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类新技术的引进,将大大改善城市的感知力、提升系统间的集成力,驱动城市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力。
伴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城市的推演也相继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
在智慧城市1.0时期,由于尚属概念导入期,技术架构有失完善,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由单体行业应用驱动,单独系统运作,相对较为零散。智慧城市1.0主要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驱动单体行业的发展,典型应用涵盖电子政务、数字城管等。
通过对失败经验的总结复盘,配合新技术的升级,进入了智慧城市2.0时期。智慧城市2.0时期属于试点探索期,由新型技术驱动,以重点项目或应用为抓手,住建部牵头推动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2.0时期,主要将零散的行业或领域及应用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完成整合,采用实际场景为中心的数据交互与集成,典型应用包括市民一卡通、智慧出行等。
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和沉淀,转眼间,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3.0的时期。立足于当下,智慧城市主体以统筹驱动、数据驱动、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为先,构建相关行业和技术标准,实现系统联合,以集成为主,构建城市大脑。同时由国家统筹,25部委联合参与,通过几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智慧城市3.0的主旨思想就是统一规划,并将城市运营体系架构与智能化、集成化、互操作化充分融合,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智能服务与生态,从而为城市管理者及企业、民众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国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概念,强调以数据为驱动,以人为本、统筹集约、注重实效,重点技术包括Nb-IoT、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城市平台和操作系统等,信息系统向横纵联合大系统方向演变,信息共享方式从运动式向职能共享转变。推进方式上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格局,政府方面25个国家部委全面统筹,市场方面电信运营商、软件商、集成商、互联网企业各聚生态。因此可以得出,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新基建的引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构建智慧城市的五层架构
从智慧城市的顶层框架设计角度上讲,一共分为5层:底层由支撑各类数据采集的智慧感知层构成,数智化的理念是将人工数据采集逐步转化为通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因此在此层一般集中部署相关的IoT传感器、感知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以便于实时、动态、全方位地感知来源于城市多元化的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传输,网络通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基建的蓬勃发展,网络通讯技术也得以大规模的延展,已经由传统的互联网逐步连接到支撑专业领域的物联网、广信网、NB-IoT等网络环境下,5G技术的导入将大大改善网络通讯环境,尤其是需要大数据量传输的工业互联网,是最受益的领域。
平台层承载各类应用系统的集成及服务的分发的全面接入,实现服务的中转及分发;数据中心汇集来自各种数据源的信息,支持数据标准及数据模型的建立,全面处理包括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类型的数据的存储、清洗、整合、运算,为数据的衍生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用层实现对各行业、各领域核心业务系统的全面部署,各专业领域根据自身的需求及要求完成应用系统的搭建与运行,并通过平台层的转化与感知层进行交互。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各省市智慧城市底层框架的逐步成熟,IDC(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的建设也初现端倪。近年来,来自各行各业的指挥调度系统、监控大屏中汇集了来自城市运营体系中各类的数据源,从而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更全面、层次更深的决策支撑。
用友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影响和改善整个城市功能体系的各个层面,包括(但不限于)城投、水务/环保、燃气/供热、轨道、高速、港口、公交、机场航空、地产园区在内的十余个行业都会受益于新基建的引入,大大改善和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在城市功能体系环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水务行业通过引进管网监测技术、DMA分区计量技术实时监测供水能力,从而为供/停水做出更准确的决策;轨道行业依托于5G通讯大大提升运输数据传输能力,从而对乘务、机务、站务的生产调度和资源调度提供实时数据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细分领域,体系化地诠释了组成智慧城市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完成整个城市体系的建设,必须依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义,保障城市服务能力的再优化、再提升,为政府、企业、民众提供更有效的基础服务保障。
用友31年来,一直秉承用创想与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变革的使命。并多年坚持深耕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体系,为国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方案覆盖了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公路、智慧机场、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园区等,涉及城市运营的各个细分行业。通过深度的行业探索与研究,更深层地认识到了每个行业的数字化升维路径,更重要的是,通过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互联,用友将全方位构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数字化升维地图,以用户之友、专业奋斗、持续创新的文化导向,帮助各地政府及公共服务组织驱动城市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