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之下全球就业形势严峻。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时长下降了14%,以每周工作48小时的标准来计算,相当于减少了4亿个全职工作岗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疫情倒逼下企业加速拥抱数字化浪潮,金融行业作为数字化应用的前沿,金融科技人才面临巨大缺口。
普华永道报告指出,国内金融科技人才总缺口达150万,能将技术能力与金融需求有机结合的人才更为稀少。但金融科技人才紧缺不止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为此,多国陆续重金启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今年年初,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与首尔市政府宣布,将在未来四年(2020年至2023年)提供190亿韩元资金,启动一项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计划,计划主要针对当前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准金融科技企业家、金融科技专业人士以及正在为金融工作做准备的人。英国政府年初发布的一份独立调查报告指出,伦敦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中约有17%来自欧盟,脱欧后金融行业应警惕未来英国可能出现的人才短缺危机,伦敦金融城希望通过新的“数字技能签证”来巩固英国作为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近日,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则宣布启动Tech.Pass工作通行证计划,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在科技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创始人、领导人才和技术专家,为新加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北京西城区也表示将紧扣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全面实施服务金融人才支持计划,在未来三年集中培养2,000余名金融和金融科技杰出人才。
金融行业作为科技应用的最前沿,是人才和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人才是金融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调查显示,38%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雇主和从业人员认为,人才培养、储备和供应是确保金融科技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各大金融机构一直在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新浪潮,但金融科技人才的紧缺却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金融科技人才缺口下,不管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金融企业,都对金融科技人才广撒英雄帖,伸出橄榄枝。今年秋招中,至少有30家券商、30多家基金公司提前开始了2021年毕业季的招聘活动,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证券、申万宏源、中金财富、广发证券在内的6家券商开启的招聘专场中,金融科技人才招聘占据“C”位,主要岗位包括风控系统开发岗、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人工智能开发等。
“道路千万条,科技第一条”。不止是券商、基金公司,很多银行也专门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子部门,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迎来井喷。工行发布“科技菁英计划”,为境内分行和科技类直属机构甄选产品研发、用户研究、大数据研究等领域的科技专业人才,涵盖电子信息科学类、计算机类、数理统计类等相关专业;农行则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农银金融科技,面向全球招揽金融科技人才,致力建成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相适应的最佳数字生态金融科技公司;邮储银行也制定信息科技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常态化招聘。
除传统金融机构外,新金融企业对金融科技人才也呈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势。例如,新金融企业恒昌正不断加速人才精英化、国际化进程,引入国内外业界顶尖人才。一方面,恒昌吸纳大量知名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精英加入,核心管理团队和专业人员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高管一半以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或曾是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为加强科技人才的归属感,营造科技社区相互促进的氛围,恒昌技术中心落户互联网行业IT精英人才聚集的“卧虎藏龙地”——西二旗中关村软件园互联网创新中心, 与腾讯、百度、滴滴等国内互联网巨头比邻而居,为恒昌的优秀技术人才吸纳、引进及研发工作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
不断吸纳人才的同时,恒昌也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人才积累,实现金融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圈。在过去的几年,恒昌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打造了恒昌“智者育才大讲堂”人才培育项目,吸纳更多具有全球化视野、专业过硬、综合能力过硬的金融精英人才。目前,恒昌已先后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美国北方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河北金融学院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以高校为通道,补充经济、金融、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的转换效率。
2019年央行重磅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年)》中,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重点任务之一。今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强调要促进金融科技创新,支持金融科技重大项目落地,支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未来,恒昌将更加重视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和优秀人才引进,以金融科技为抓手,构建金融科技服务生态,驱动自身数字化转型,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