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彝族青年拼多多卖大姚核桃年销超千万,农产品“原产地直发”助力脱贫

借助拼多多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杞沅聪带领着合作社138户种植核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把销售额从零做到超千万,不仅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更让这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商村。
发布时间:2020-12-31 14:31        来源:赛迪网        作者:赛迪网

如果用一个字总结过去这几年,在杞沅聪的字典里,一定绕不开“拼”字。

十三岁那年,杞沅聪被父亲用摩托车送到离家170公里外的楚雄市读中专。路上5个小时的风尘仆仆,对比城市里的热闹繁华,让这名第一次出村进城的少年“想拼命留在城里”。

如今十九年过去了,32岁的杞沅聪不仅没有留在城市,反而回到家乡大姚县三台乡,“拼”出了一个藏在山旮旯里的“山货王国”。

“家乡需要我,我也需要家乡。”拼多多新农人的身份,让这名曾经想要拼命逃离大山的青年,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故乡漫山遍野的核桃林里。

借助拼多多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杞沅聪带领着合作社138户种植核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把销售额从零做到超千万,不仅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更让这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商村。

微信截图_20201231142755

▲拼多多新农人的身份,让杞沅聪义无反顾地返乡创业,短短一年时间,他带领着合作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把销售额从零做到超千万,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摄影:穆功)

返乡新农人“拼”出“山货王国”

对于要不要让杞沅聪“子承父业”,杞家曾有过严重分歧。

2005年,杞沅聪即将中专毕业,三年的学习拥有了修车的手艺,却也为留在城里打工还是回家继续父辈的山货买卖生意而犹豫不决。

“好不容易走出去读了书,靠手艺在城里过安稳日子,哪里不比回这山沟沟好?”母亲用最简洁又直接的理由,希望儿子能留在楚雄“当个城里人”。

“家里两代人都靠山上这点核桃、松子过活,老的已经一辈子困在山里,年轻人能走出去就走出去。”父亲也支持妻子的想法,他怕还是少年的杞沅聪,自此要一辈子留在乡村。

一边向往城市的生活想拼命留下来,另一边却又放不下从小就接触的家乡“山货”,虽然很纠结,但16岁的杞沅聪,却更偏向于留下来“子承父业”。

“在4S店修车,每月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如果好好干,说不定将来可以开一家自己的修理厂。城里生活条件虽好,发展空间也大,但我却总对从小打交道的核桃念念不忘。”

2006年,中专毕业后,杞沅聪在城里的4S店干了半年,终究还是回了三台乡,跟着父亲贩卖核桃等家乡特产山货。这一干,就是14年,爷爷和父亲相继“退休”,懵懂少年变成了家里挑大梁的第三代山货商人。

2019年7月,为解决大姚县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贫困户增收问题,拼多多准备在大姚落地“多多农园”。此时脑子灵活,对电商有一定基础,并且对当地核桃的性状和特色非常了解的杞沅聪,成了不二人选。

通过“沪滇协作”项目框架,经过县乡两级政府的推荐和考核,拼多多无偿捐资85万元,吸纳138户种植核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注册成立大姚彝王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股权无偿赠予社员。

“不能只卖没有任何加工的核桃,加工过的产品才能卖好价钱。”合作社成立了,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起自己的加工厂。杞沅聪利用拼多多提供的启动资金,带领乡亲们迅速建立起了核桃工厂。

“货源有了,产品也能加工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把山货卖出去。”2019年10月,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杞沅聪他们在拼多多平台搭建的“彝家食品旗舰店”正式上线,店内主攻“大姚纸皮核桃”销售,同时也售卖松子、芸豆等本地山货。

“店铺自2019年10月上线以来,累计订单达18万笔,月平均订单1.5万单,月销售收入85万元。”截至2020年12月10日,合作社线上线下总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短短一年时间,杞沅聪和他的大姚彝王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拼”出了一个藏在山旮旯里的“山货王国”,也“拼”出了一条 “电商+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基地+加工厂”的电商扶贫之路。

微信截图_20201231142812

▲杞沅聪和他的大姚彝王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拼”出了一个藏在山旮旯里的“山货王国”,也“拼”出了一条电商扶贫之路。(摄影:穆功)

山货变“网货” 贫困乡变电商乡

不同人对升级人生的具象渴望是不同的。

如果说杞沅聪的渴望是“子承父业”,是带领乡亲们共同在电商的道路上“狂奔”,那对三台乡黄家湾村的黄家文来说,他渴望的,是另一种日常生活的升级——“搬下山盖一栋新房子,再买一辆车,如果可能,还想买电脑、学电商。”

42岁的黄家文所在的黄家湾村委会,位于大姚县三台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5公里,距大姚县城142公里,属全县最贫困、最偏远的村委会。从三台乡黄家湾村到大姚县城,弯弯曲曲的山路,减缓了汽车行进的速度,也影响了这个村的脱贫速度。

大姚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山区面积占81.7%,平均海拔在2100米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这样的环境不适合一般农作物的生长,但较为适宜核桃、板栗、松子等林果生产,所产的薄壳核桃具有壳薄、仁白、肉厚、味香回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据统计,目前大姚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63万亩,每年核桃产量达3.67万吨,有着“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

然而就是这个“守着金山银山”的乡村,过去却是一个“刀耕火种,林果自产自吃,全县最闭塞落后”的山旮旯,“十年前,这里就连手机、电视的普及率都还不及50%,大多数人连电商这个名词都不曾听说过。”

“以前核桃卖不上价,客商的收购价每斤只有5元左右,去年杞沅聪他们组织上门收购,收购价达到了每斤10元,我们家的800多斤核桃仁卖了8000多元,现在有了核桃也不愁卖了。”如今,通过电商平台,黄家文的愿望正在逐步实现,“今年搬到了山下的新房里,明年应该可以买一辆小轿车了。”

据前三台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沈家庚介绍,类似杞沅聪这样通过电商创业的青年,在当下的三台乡越来越多。“在‘杞沅聪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来创业,目前全乡超过500人正在拼多多平台上从事电商或与电商有关的工作,一年时间增长了十多倍,这里也从原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商乡。”

“通过政府引导,依托多多农园,以‘农户+合作社+拼多多电商平台’形式,不断将我们当地特有的核桃、花椒、白芸豆、菌子等优质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国外。成功打通了外销‘最后一公里’,优质山货终于变成抢手的精品,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成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成果。”大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曹晓宏说,依托拼多多,在“杞沅聪们”的带动下,全县电商企业今年已实现网上销售额7500万元,外销核桃、松子、土豆、芒果、大蒜等近2200吨,带动就业2000多人。

“拼多多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了我县农特产品销路,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营造社会消费扶贫浓厚氛围,培育壮大了本地电商主体,为大姚县贫困村、贫困户的稳定长期脱贫增收提供了保障。”大姚县副县长、上海挂职干部张唯岚表示。

拼多多助云南核桃产业升级突围

今年4月25日,“彝家食品旗舰店”做了一场特殊的直播。大姚县县长刘文跃是这场直播的主角。拼多多给予免费的优质流量,刘文跃走进直播间,为大姚核桃代言,一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54万人在线观看,超11吨核桃销售一空。

今年一年,杞沅聪走完了全省所有与核桃有关的乡镇,他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云南核桃的销售找到适合的方式。9月份,他还与乡政府成功策划了“三台百年古树核桃认购”活动。当时,“大姚核桃”四个字搜索词在互联网指数达到历年来最高,当天就让560多棵超过百年的核桃树实现了互联网认购,拉动整个大姚县当月核桃网上销售额达到200万元。

“售卖初级产品,我们永远处在产业链的最底端,核桃卖不起价,也很难有自己的品牌,只有深加工,扩大销售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才可能让大姚核桃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明年,杞沅聪还准备在政府的支持下扩大加工厂的规模。

过去,作为种植户的下游,杞沅聪“低买高卖”——先从种植户处以较低的价格收购核桃,然后再去找工厂或者更大的收购商以更高的价格售卖。创业的前几年赚到不少钱,但吃亏的时候也不少。2013年,因对市场趋势判断失误,杞沅聪大量收购的核桃没有了销售渠道,全砸在了手里,一下子亏损了七八十万,把之前几年挣的钱全赔了进去。

现在,作为多多农园的带头人,杞沅聪在大姚县城建有仓储基地,在昆明设立物流基地,建立电商团队。合作社返聘入社贫困户员工60余人负责核桃树中耕管理、核桃采摘和烘烤、收购和装卸,5名电商专业人才负责电商管理、策划、美工、客服的工作。年支付工资110万元左右,并为入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分红数百元,以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优先收购社员核桃,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带动产业发展。

大山深深,处处黄金。从“出不去、进不来”,到现在山货进城,变成黄金,一年时间,杞沅聪带领着合作社的社员,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未来,我希望开创县域公共品牌,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引导农户改变种植结构,用数据引领市场,让我们的山货越卖越好,让大姚核桃真正变得有竞争力。”

“云南有着全国最大的核桃种植区域和产量,又以质量上乘的薄皮核桃为主要品种,但核桃产业发展在全国却不如新疆等地。或许,大姚多多农园模式,会成为云南核桃产业升级突围的一份最佳样本。”据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宁德鲁介绍,云南是世界核桃种质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云南省129个县市区都有核桃栽培,其中70个县把核桃列为重点产业,种植面积已达4300万亩。一方面,核桃产业对云南实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绿色食品等工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云南坚果产业仍存在服务能力弱,配套产业企业数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质量不高等问题。

如何打造云南核桃的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成为云南核桃产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一颗核桃吃干榨净,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才可能推动云南核桃产业的升级突围,而新农人和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上行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我们致力于通过大姚县‘多多农园’的探索示范,真正帮助到当地精准扶贫,同时鼓励更多人成为新农人,打造家乡农产品品牌,最终带动产业发展。”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表示。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