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自工业,数据服务工业。未来,制造业可能走向‘大制造’的概念,必然要看到数据的价值。”近日,浪潮云董事长兼CEO肖雪在青岛举行的2021数字工业高层论坛上表示。
浪潮云成立于2015年3月,是以分布式云平台为核心载体的云服务运营商,通过融合多业务场景为政府及企业提供IaaS、PaaS、DaaS等分布式云服务,拥有遍布全国的7大核心节点及90余个地市节点。公司官网显示,浪潮云已连续6年蝉联国内政务云市场第一。
肖雪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IT为赋能,数据来自于工业,数据还要服务于工业。
“IT要解决‘数从何来’的问题。并不是一个IT企业可以解决工业的问题,也不是任何一个平台厂商可以解决所有工业的问题。核心是,我们要解决数据的问题。”肖雪说。
肖雪认为,工业系统不是数据的简单流动,而是计算和网络的智能化。“数从何来?就是设备联网,应联尽联,连起来之后网络要找得到设备,从而形成工业的数据体系。”
肖雪表示,数据赋能工业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完成工业以生产线机械化自动控制为代表的自动化改造;第二步,通过数据整合将简单自动化提升为数据化;第三,数据化产生后,展开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和协同;最后,当全域数据形成,在此之上加入人工智能。
肖雪表示,工业数据必须安全可信,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团标,把数据连接,从而支撑整个工业数据体系。“工业的生产数据和开放数据是敏感性非常强的数据,安全问题必须要解决。”
肖雪表示,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不仅仅属于大企业,小企业也可以实现数字化。“数字化难,也不难。重要的是我们要基于企业的某一个问题去汇集数据,这个数据就通了。”肖雪说。
肖雪举例说,浪潮工业互联网曾用不到3000元钱完成了手工企业章丘铁锅的数字化改造。“章丘铁锅总共20多个人,11道工序,没有信息化。怎么解决它的问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从原材料产地全过程赋码,从生产到检测一条线记录,就形成了数据分析,就看出了企业的供应链有问题,进货有问题。”肖雪表示。
据中信证券官网12月9日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6日,中信证券已完成对浪潮云的科创板上市辅导工作,并向山东证监局报送了上市辅导工作的总结报告。可查资料显示,目前,浪潮集团旗下已上市的子公司有浪潮信息、浪潮软件、浪潮国际。如果上市顺利,浪潮云将是浪潮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以下是专访实录:
澎湃新闻:您曾表示“浪潮云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也是工业平台企业”、“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工业互联网“工业”这一核心属性?“工业属性”跟“平台属性”要真正实现深度融合和统一,您认为最需要打通的关节是什么?
肖雪: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先从工业本身来说,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因为数据来自于工业,也服务于工业。信息化是对工业本身的辅助,并不是要改变工业这个主体。比如说,云、大数据、区块链、VR、AR这些新兴技术,它们是来帮助或赋能传统行业让它提质升级,但主体仍然是工业。
工业有工业本身的特点。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讲,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工业软件去支持工业发展,但是,回过头从制造业本身来说,我们会讲: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节拍、产能爬坡,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中间必须要转换,这个转换是工业级的转换,去解决工业级的问题。技术是支撑,核心仍然是功能。
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比较深的。因为浪潮本身是制造业企业,是高端装备制造,同时又是信息化企业。之前,我们希望通过信息化来改变工业,但后来发现,其实我们必须要解决工业的问题。比如说,云能为工业解决什么问题呢?大数据和平台能为工业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你不能清晰地描述它能够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技术本身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逻辑,一定是以工业为引领、解决工业问题的。工业和其他的行业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我举个5G的例子: 5G是一个广连接、大带宽和低时延的一个技术,但对工业来说,互联网的快与慢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工业需要的是稳定。我们一直讲确定性网络,不一定是要网络快到什么程度,而是要“稳定的快”,这是工业跟别的行业在互联网需求上最大的区别。
在平台属性和工业属性的融合上,我觉得一定要以企业为引领,以场景为核心,面对具体的实践来汇集技术,实现复杂的智能化,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澎湃新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在这样的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浪潮云接下来有什么具体的布局?
肖雪:我认为,工业互联网实际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从浪潮的整个体系来看,我们今年把浪潮集团所有相关工业互联网的业务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山东浪潮工业互联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能够更聚焦、以更大的能力整合推进。
从整个平台和共性技术来看,大家都讲,每个企业在使用工业互联网的时候面临的情况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在新兴技术推动过程中,在工业体系当中,企业的问题是有共性的。比如说,工业连接技术它实际是网络与计算机的智能;对于行业品类来说,存在共性的基础技术,这些技术如果能够随着不断实践形成共性的平台,将会为中国的工业互联网的扩张发展和规模化提供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这也是对于浪潮这种既是制造业又是信息化企业的一个使命和重点努力方向。
澎湃新闻:国家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能将深刻重塑中国的产业经济,这给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肖雪:碳达峰和碳中和给了我们一个努力的方向。绿色化会成为一个过程,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大。但是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我们认为绿色化是“点线面体”的一个过程。
比如说,我们使用清洁能源汽车,这种“绿色”是有遮蔽性的。因为从能源的产生,能源的运输,能源的分配到能源的消费,我们看到的是消费端,但整个体系的绿色化是有遮蔽性的,碳中和和碳达峰对产业链来说是一个更长的过程。因为能源是产业链级的,有生成、传输、消费、分发这种过程;同时,能源是时空变化的,它有传输和转移,与各行业场景是交叉覆盖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单点企业的能耗问题和绿色化问题,也要考虑产业链的问题,还要考虑社会协同的问题,之后还要考虑多行业交叉的问题,它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
碳中和和碳达峰对于制造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因为工业制造对能源的要求非常重要,而且能源制造本身就是工业的一个门类。
澎湃新闻:新冠疫情给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了何种影响?
肖雪: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原材料、加工、消费就是一条线;研产供销服务,这是一个体系。这些体系供应链越稳,人力越降低,这都会成为最后的价值。疫情期间重要的是供应链要稳,要降低用工,自动化率要高,分发可以转到线上,运输可以直达,其实这些都是我们面对复杂环境需要具备的能力,面对未来的复杂环境越来越需要我们去建立这种能力。
澎湃新闻:有观点认为,很多企业钱花了不少,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并没有很大提升,也没有带来实际效益。如何破解企业的这一痛点?
肖雪:工业和IT的融合要从工业这个角度看。当我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所有投入都是值得的,所有的投入和产出都是可以被度量和量化的;但是,以基础的方式从下往上推的模式是不对的。因为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我们不知道战的成果可以用什么来衡量,我们更不知道成果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现在,中国企业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小微、中小企业很多,小微企业的信息化都没有完成,还不是数字化的问题;大企业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信息化,但是连接问题没有解决。企业发展阶段是完全不同的。在这种不同的情况下,让企业先去考虑数字化,企业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不敢使、不能使、不会使。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动力何来?一定是要为企业解决问题,才会促生动力,才会拉动发展,才会一步步完成转型,而不是无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