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治“数”如治水 探寻科技与社会的多线黏合 ——2021数博会专家观点

2021年5月26-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2021-05-28 17:35        来源:赛迪网        作者:赛迪网

2021年5月26-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隆重开幕。期间,2021数字政府论坛、数字政府建设与治理现代化等专业论坛陆续召开,相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院校的领导和学者专家出席,共同为“十四五”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出席论坛,聚焦“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治理”发表主旨演讲。

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113b93d0425aaa8188ac4159459ef14.jpg

张晓副主任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机制,对数字化转型在技术侧和社会侧的变革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数字治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以下为主要观点:

技术与社会二者的互构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演进的基础。信息技术变革带来了信息基础设施普及,推动劳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连接和资源分配权,进而推动法律制度、文化及治理的创新与提升。制度创新也为技术发展和规范助力,形成反馈的闭环。

数字化转型从技术侧和社会侧两个视角出发观察。从技术侧看,数字化转型就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并不断基于生成的数据,从而趋向智能化的过程,强调数据的自动生成与有序流动。相比于工业时代的线性发展,网络协同、在线聚合使得数字时代呈现跃迁趋势。社会结构更加扁平化,个体的活动和行为轨迹可以被还原,扁平化、网络化、微粒化构成社会视角观察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特征。

生产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主体力量新的对比。从企业层面看,平台企业迅速扩展,实际已经有“公共承运人”的角色,围绕平台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社会层面看,个体的声音被放大,群体的情绪在网络空间被及时地呈现出来。政府层面看,治理难度大大增加,这些变化扩大了治理的边界,提升了治理问题的复杂度,为政府监管治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在于技术与治理的不同步。技术发展太快,辐射范围广,但是治理能力、弹性以及制度的创新是渐进式的,相对发展缓慢还没有跟上来。没有制度的保障,没有治理创新,技术的发展只会偏离轨道越走越远。

数字治理解决要多条线考虑,不能单纯技术至上而忽略价值黏合。她提出,数字治理首先需要从技术角度考虑,围绕数据驱动智能这条线索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社会这条线。微粒化社会中个体散落在网络空间中,越是散落越需要价值粘合。数字治理不只用技术,也要考虑情绪化、感性化的因素,通过柔性化手段,如价值黏合来加以解决。她认为,中国传统的家国情怀思想、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该巧妙应用于数字治理之中,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鸣。

数据的治理可以从中国上千年的治水之道中获取灵感和思路。数据是数字时代的基本要素,是转型的基础,同时贯穿数据治理之始终。数据需要汇聚、流动和循环,这和水很相似。水利万物,水滴汇聚为大江奔流能释放更大的价值。水是要顺势而为,数据的治理也更需要合理的引导和利用,以实现数据安全、有序、高质量的流动。

数字治理是一套组合拳,要以整体观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数字治理的整体观非常重要,整体性治理也需与精准治理结合,由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守底线、拼极限,并从问题切入,通过重点行动等系列组合拳解决。同时用以民为本、家国天下、和而不同的“和思想”贯穿治理始终,为治理赋予人文情怀和和合共生的底色。

张晓副主任对未来的数字治理进行了展望并充满信心。她认为,人工智能崛起需要我们处理好技术和人类社会与生命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宇宙的关系。人类社会如同在虚拟现实交互的网络空间、波浪起伏的数据汪洋中漂泊的一只小船,前行需要前所有未有的勇气、智慧和远见,而这正需要社会各界深度协同合作,因为世界已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命运共同体。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