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智慧城市的概念从提出距今已近二十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从2012年启动较大规模试点,到2014年将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确认为国家工程,再到国家发布“新基建”的号召、“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智慧城市发展方向。特别是这几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作为智慧城市的全新“名片”正在融入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诸多环节;而双碳战略的提出得使建设绿色低碳的数字城市成为趋势。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地推进,城市功能在不断“发育”,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跃升的要求变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催生了“新基建”市场,也推动了传统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的迭代。
在7月15日无锡举行的“2021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峰会”上,朗新科技集团董事长徐长军用自己的实际感受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指引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话题做出了全面的阐述。
首先两者在目标与范畴上存在不同。传统的智慧城市更侧重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尤其是前者。一言以蔽之,专注于“管”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而新型智慧城市(即数字城市)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民生服务与产业服务,在城市的基础上将善政、惠民、兴业三大职能进行融合、使之能够协同发展,从而让城市中的政府、机构、企业、市民都能体验到数字化带来的跃升。
其次要看建设模式。传统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专业部门来主导,各委、办、局之间相互独立,这就造成了在“资源”上存在浪费,也极容易形成“数据孤岛”,而且在特定领域主管单位之间也很难彼此互动。而新型智慧城市首先就是要实现数据大融合、业务大协同、系统总集成、决策总指挥、运营总规划、服务总平台。海量数据在形成汇聚后,才可能按不同维度的需求释放价值,从而形成更加精准的数据依据,指导精准施策。
第三要看城市中各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在传统智慧城市里,由于领域相对封闭,业务上更集中体现“信息化”的要求,即:系统建设和运维,这不仅限制了乙方的能动性与价值发挥,同时也很容易让甲乙双方陷入了针对合同的博弈当中,最终导致甲方持续被禁锢在有限的现象里、无法突破创新的瓶颈。这种非良性的“闭环”,让项目双方甚至多方之间都彼此对立,缺乏生态的协同发展。而朗新认为新型的智慧城市,应该能够不断迭代、持续创新发展,其中存在的各类主体都能够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才会在城市中裂变出更多的创新价值,同时也才有了更多的价值拿来分享。
最后一个维度要以结果为导向,要看服务了谁。事实上很多城市很早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向“新型智慧城市”转型,但是市民的获得感始终为零,究其主要是因为建设的重心一直停留是在提升政府职能、工作效率等方面,同时部门间又难以避免“各自为战”的情况,这就让很多城市陷入了过度的“碎片式建设”,造成的结果就是钱投入了不少,但是建设的产出、创造的价值看不到、感知不到,效果更无法量化。
也正是最开始沉下心来想清楚了新型智慧城市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朗新科技在去年才正式提出了数字城市“一体两翼”的建设构想:一体是面向市民和城市治理者,以城市超级APP、城运中心和城市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城市“三位一体”;而两翼则是指向产业,通过数字经济和双碳经济两个抓手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
而这其中城市超级APP是关键,作为连接市民、企业与政府、机构的桥梁,它作为平台的入口,通过“功能”串联起了数字城市中市民的生活、企业的运转、政府的治理。就比如灵锡APP,上线仅一年多时间,运营的功能就已多达560余项,包括了数字身份、城市生活、交通出行、智慧社区、教育服务、医疗健康等众多数字生活服务。目前,灵锡注册用户已已达到46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0万。
通过这些数字生活的新场景,市民们除了更真实感知到数字时代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外,也更加信赖、依赖使用城市超级APP来解决生活里遇到的问题。在这种主动的行为趋势下,让更多的数据形成汇聚,这为下一步平台治理、精准施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家聚焦“数字化”的科技企业,朗新科技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先后在能源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数字生活与数字城市等领域成功布局。在通过“数字化技术+能源互联网”的方式构建低碳绿色的数字生活场景和数字城市治理体系、赋能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已在充电桩聚合充电、数字生活在线缴费、分布式光伏云、家庭新电视技术与运营等多领域处在了全国领先地位,这些场景的实践铺垫,为现今朗新科技在数字城市建设与运营领域中的前行奠定了基础。
用户运营是一切问题的根本
以往,很多城市的主管部门喜欢在不同的垂直领域建立各种APP,从短期看,这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线下处理繁琐的的瓶颈问题。但当问题解决之后,这些APP就静静的躺在了手机里。从后台看,几乎没有用户第二次使用它,更谈不上用户的粘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创造增量价值。
这些“僵尸APP”,不是没有发挥过作用,而是没有持续的释放价值,所以它们只能是一种处理问题的功能。当没有问题时,功能自然也就没有了用处。这种现象在很多城市治理场景中非常普遍。同时也造成了“数据烟囱”的现象。归其原因是主管部门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用户运营”的意义。
从朗新的实践角度来看,运营用户首先是要从用户的角度来剖析他们真正的需求,同时利用运营的手段增加与用户的接触频次,逐步建立用户的使用习惯、并进而产生依赖,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渐形成用户的留存,这才是“价值长征路”上的第一步。
截至目前,朗新科技在全国运营的城市超级APP已经超过20个,覆盖了交通出行、市民生活、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其中北京通现在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上面提供的服务数量多达2700多项;而e福州上的用户注册数也已超过900万,服务功能也已突破350项。
通过业务运营获得用户的依赖
在以往的交流中,总有一些运营者习惯性地认为只要功能被设计好、上线了,就可以坐等客户来使用了。殊不知业务也需要不停地迭代、创新,才能持续地建立客户的使用依赖。
就像朗新的新外贸业务一样。以前但凡有企业要出口商品,就要请报关员进行一系列的报关操作,报关员要在各个“窗口”间不停的流转;后来有了“一站式办公”,报关员的工作轻松了许多。而现在朗新为国家海关总署打造了“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这让外贸企业在电脑旁也能完成原本线下要跑几天的工作;而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也是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迭代升级,确保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实现中国外贸业务的正常运转。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即便是线下的办公场景都始终在不停地优化升级,更何况线上场景。
事实上,业务运营不只是要实时的按照终端用户的需求变化,还要遵循企业/机构客户的业务特点,同时兼顾高效、简洁的体验规律,这样才能够让用户依赖、客户信赖。比如灵锡APP中,就已经由原来的“分而治之”升级为了“一网同享”模式,在这个体系中,社区被作为了一个个基础单元。运营者按照社区单位的真实情况、实际需求,持续不断的推出更多针对社区、百姓的服务功能,这样在无锡才建立起一套“政府施政围绕百姓、百姓紧随政府政策”的运营闭环。
平台运营让政府、企业、市民都能感知数字化的普惠
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其实就是信息化向数字化的过度,以往我们在信息化改造项目中往往会看到一家公司就能完成一个项目的交付。但在新型智慧城市里,数字化的平台建设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平台之上,会有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建设的内容也从单一的垂直领域开发建设,变为了众多领域的长期运营。同时,随着海量数据的汇聚,也会裂变出更多的价值和商机,这反过来更加推动了产业平台化的发展趋势。趋势不仅能够实现能力共享,还能在很多垂直领域构建起开放的生态,为场景创新、业务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就像在本次峰会上,朗新科技发布的城市操作系统产品——“LUNAR OS”,它本身是融合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应用能力的一体化综合能力服务平台。在这个系统上会实现各类数据、服务的泛在连接,达到“物联、数联、智联”,进而基于统一的标准,赋能场景应用。如果说城市是一颗大树的话,那么“LUNAR OS”就是树根,而生长在大树之上的枝桠、树叶则是由整个数字城市产业的各类产品、功能、解决方案共同构成。只有保持生态源源不断地融入,才能让数字城市这颗苍天大树茁壮生长,同时在平台运营生态之上的连接才能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场景运营让服务更有温度
在数字城市里,场景是紧随着用户的需求而定的,而围绕着用户真切的需求,每一个创新的场景都应该是有温度的。在信息化为主导的传统智慧城市里,服务的场景只能是线下功能的一种线上复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数字孪生”。它的实质依然是以功能的提出方为核心,解决的是他们的工作效率问题。而在新型智慧城市里,管理者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利用感知系统、边缘计算等手段获得更多数据并汇聚于平台之上,从而根据实际痛点、真实需求来创造线上的服务场景。市民、企业会从这样的一种变化中,感受到快捷、高效、实用……这才是一个有温度的“场景”。
面对双碳背景下电动汽车迅猛发展的特点,朗新并没有贸然“杀入”充电桩建设领域,而是开发了聚合充电这样的场景。这正是由于通过数据了解到,其实市场上并不缺少充电桩,真正缺乏的是一种让车主能够感觉便利的充电方式,一种促使他们不再犹豫买电动车的理由。于是朗新联合支付宝、高德地图等超级入口,用自建平台来聚合更多充电桩品牌接入;而这对于客户来说,意味着车主只要用一个平台就能实现不同地点、不同品牌充电桩的一键充电。这种场景的吸引力和响应度不言而喻,截至目前,朗新完成对接的全国公共充电桩已突破20余万个,今年年底有望达到50万个。
运营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成功构建的诀窍,也是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既关乎着城市数字化转型能否落到实处,也关系着智慧城市体系的健全与否,同时它更是支撑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五大指标的重要解决方案。在新的发展形式下,朗新科技的数字城市业务将用自己的能源数字化驱动基因、运营能力与项目实践,来续写更多绿色低碳的新型智慧城市的成功转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