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三大特征驱动新一代垂直医疗平台,剑指千亿美元医疗市场

发布时间:2021-11-03 18:54        来源:飞象网        作者:

根据CMS(美国医疗保健服务中心)发布报告,在美国本土,2021年的医疗支出预计将超过4.1万亿美元,这一市场还将在未来不断增长。

面对不断试图进军医疗领域的互联网巨头和转型缓慢的传统医疗机构,Teladoc、MORE Health、Groundrounds等垂直医疗平台由于更加聚焦医疗、专业化产品设计、与医疗机构有更紧密的联系,更快发力拿下在线医疗市场。

可以说,具有巨大潜力在线医疗平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以医疗为本,以科技为矛;其次,商业化路径明确;最后,在隐私及合规领域扎实耕耘。

医疗为本,科技为矛

此前,硅星闻曾撰文分析过远程医疗中美巨头。不仅是远程医疗领域,目前整体医疗市场呈高度碎片化,每个细分领域都有领头者,而排名前列的公司也远做不到像科技巨头一样接近垄断某一市场。

然而这些领先公司代表的模式,很可能映射了未来整体数字医疗平台的发展方向。而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医疗为本,科技为矛”。

这意味着,保证专业性——技术与医疗结合时,往往以医疗目标为主,以技术目标为辅;虽然科技赋能,然而仍旧重视人的参与部分。

比如护士的数据录入等工作需要“减负”,然而机器人做的是帮助他们运送病人(如PTR Robots),或是通过智能监测可穿戴设备直接收集体征信息,以节省出时间让他们能够和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非试图代替护士。

而以Teladoc为首的远程医疗平台专注于基础远程诊疗,通过不断地并购,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及领域,将基础医疗服务以更便捷、廉价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提升医生工作效率、节约诊疗成本,核心落脚点也在帮助病人及医疗工作者。

以MORE Health为首的跨境医疗平台,则更专注于重症诊疗,能够将北美优秀的重症医疗资源提供给全球病人。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北美医疗机构合作过程中,其SaaS平台由于符合医疗机构流程、大大减少沟通成本、提升效率,逐步成为大型医疗机构日常使用的医疗管理系统。

MORE Health的会诊功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技术上,提示每一位参与会诊的医疗专家他们的某一病例有讨论更新,是一个很简单的功能,然而他们并未采用这个方案,而是由Case manager人工筛选,再通知医生。

“这些医生都已经有了很多日常的工作,我们不希望他们需要疲于奔命地在大量信息中自己筛选出需要反馈的部分。”MORE Health 联合创始人Robert Warren解释道。

正是因此,虽身为平台,这个系统更像一个即用即走的工具,甚至比工具还要更轻量级,只在有需要时由case manager(案例经理)通知,就能方便地看到过去的病历及讨论,参与会诊或约诊病人。

这种“反直觉”的设计,正是为了这个医疗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医生和患者,而非增添负担。

专业性的另一个体现,是稳定——与大型科技公司仅将医疗作为多重业务,甚至是新兴业务不同,医疗垂直领域公司能够举全公司之力提供服务、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及长期投入,尤其在医疗资源紧缺时提供坚实的基础。

比如Teladoc,拥有内部专业健康人员和一个超过5万人的全球专家小组(Global Expert Panel),后者覆盖超过450个子专业,分布在全球知名的医疗机构。通过亲自招聘、认证、培训和签约,帮助医生获得与远程医疗相匹配的技能。

正如上文所提到,MORE Health则通过配备具有医疗背景的案例经理来保证专业程度,协助医生和病人沟通。“在平台可用性上,我们通过基础设施、政策、技术、内部管理上的举措保证会诊系统可以全年无休24/7可靠访问。还有我们对隐私及数据完整性的重视等,这些都是医疗机构非常关心的点。”Dr. Warren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疫情期间,MORE Health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跨境医疗资质的机构,由于在跨境领域多年耕耘,拥有多国的法律资质及安全认证,仍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远程医疗/跨境桥梁。

“当时疫情导致各国国门封闭时,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医药公司等,找不到能够协助他们数字化的平台。而MORE Health在安全、法律、隐私等核心方向上都耕耘了多年,可以说成为了他们唯一而重要的平台。”Dr. Warren回忆道。中美的各大远程医疗平台,由于法律限制及远程医疗属性,创新往往局限在国境以内,像MORE Health这样的跨境医疗机构,在行业中是独一份的,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

顺畅的商业化之路

对于医疗领域的垂直企业来说,他们往往都是做到了在自己的细分领域扎实完成商业化探索及落地,再继续进行扩张。

如Teladoc,这家创立于2002的远程医疗公司几经进化,探索出主要的会员订阅服务及单次问诊服务。根据2020Q3数据,其付费会员数量已达5000万,同比增长47%。

与其业务较为相似的Amwell则既运营自己的远程医院Amwell Medical Group(简称AMG),也提供平台用户。不过和Teladoc不同,AMG服务的主要是按访问次数付费的用户。疫情期间,其平台上第三方医生数量大大增加。

而MORE Health在创立初期,就引入了医学、信息技术、法律等领域专家,投入数年时间和斯坦福大学医院联合开发远程会诊系统。经过十年的反馈及迭代,正如上文所说,目前该系统不仅用于其第二诊疗意见和会诊,也被多家权威医疗系统选为医院内部跨院区远程会诊的系统,成为其会诊服务外的第二条商业化路径。

除此之外,MORE Health的另一商业化路径为保险及员工福利,目前与超过 30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及UAE市场。

“在MORE Health出现之前,市面上的远程诊疗机构同质化严重,我们独创了远程会诊形式,以‘海外顶级医生+当地主诊医生+患者’的形式进行服务,帮助那些最需要听取国际顶级专家意见的患者。” Dr. Robert Warren回忆道。

这样的设计让MORE Health稳步迈过市场认知、开发独特产品、测试更新及全球扩张四个阶段,目前已经覆盖中美、日本、欧洲市场,治疗案例超过25000,帮助其中70%客户改进治疗方案或诊断方式。

与之相对,互联网巨头的产品打法往往是重流量、快迭代,隐私方面也时常在边缘试探,科技巨头的垄断问题也已经是老生常谈。在此情况下,企业首先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扭转过去的运营及产品思路,又背负着商业化压力,而医疗作为一个科技巨头多重战略之一,更无法获得长期持续的投入,难言稳定。

多方压力,往往导致产品路线难以确定,或是公司最终放弃投入大量资源来打造医疗平台,Google Streams就在数年尝试后关停。

Apple、Microsoft在医疗领域的尝试也都并不顺利,前者的健康信息追踪app HealthHabit正在缩小规模,后者创立于2007年的个人健康记录软件HealthVault也由于用户量过少于2019年关停。

HIPPA锤炼,重视隐私与合规性

最后,在隐私领域,垂直医疗公司往往在HIPPA要求与专业环境下,锤炼出对患者隐私保护极高的重视度及信息安全保护制度。

“这种保护渗透到我们的商业决策、服务流程、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才能让我们赢得医院、医生和患者的信任。”Dr. Warren表示。具体而言,这涉及到流程、人员培训、公司战略、基础架构上对于患者隐私保持尊重。

“与全球各大顶级医院合作,不仅意味着我们连接了优秀的医生资源,也保证平台的特性符合医生的看诊流程和医院的运营流程,符合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各种隐私、合规、法律的要求。”

目前MORE Health的合作医院中有许多响当当的名字,例如MSKCC、Dana-Farber、MGH、波士顿儿童,UCSF医院等等,覆盖医生超过40000名。在国内,MORE Health也覆盖了超过200家三甲医院,并与协和、华西、湘雅等数十家三甲医院签署官方合作协议。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国际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 2013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金标准之一,而如MORE Health、VEEOne等远程医疗或在线医疗平台都已通过严苛的审核拿到认证。获得该认证,既标志着其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务已达到国际标准,也为这些企业未来更广泛地市场拓展及合作打下基础。

未来航向

跳出如今的框架,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医疗科技公司参与变革这个千亿美元巨大市场?

·首先,技术赋能,给医疗系统带来有价值的变革。

·其次,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以医疗为本,确立重要性层级,保证科技是加速、简化医疗系统,而非复杂化医疗流程。

·最后,保持耐心。与传统医疗机构先搭建合作关系,再扩展合作内容及深度。

在做到这三点后,科技和医疗结合的企业应当发展地更为顺畅,进一步帮助打破医疗资源不平衡、推动医疗领域数字化。

也许,谷歌、苹果和亚马逊并不会就此放弃参与医疗市场,将继续尝试。

也许,碎片化的医疗垂直领域将孵化出一个新兴医疗科技巨头平台。

也许,在垂直领域的医疗科技公司打造出成熟的医疗系统后,巨头会进行收购。毕竟,亚马逊已经通过收购 Whole Foods 进军食品杂货行业,在医疗保健领域,这也许同样是一个更少阵痛的入场方式。

我们同样可以想象到,从垂直领域成长起来的医疗科技公司,能够各个都做到独当一面,驱动这个势不可当的数字医疗领域浪潮。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