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区块链服务网络发展联盟(简称“BSN联盟”)根据季度版本迭代安排,上线推出了“BSN-DDC基础网络”(简称DDC网络),并进入试商用阶段。DDC网络的推出,将为NFT技术在我国的落地提供基础设施能力支撑,并为其合规发展保驾护航。
DDC(Distributed Digital Certificate)即分布式数字凭证,其属性和功能类似于NFT。NFT是现实或数字世界中某个事物在区块链上的数字化权益证明,尽管目前大多被用于数字艺术品版权领域,然而其本质上是一种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并不带有特定的业务属性,它的潜在使用场景是非常广泛的,可应用在数字商品凭证、票证、账户管理、知识产权等各种领域。
当前阶段,国际上的NFT基本都是生成在公有链上,并围绕虚拟货币进行交易流转。而在中国,使用公有链和虚拟货币均不可行,NFT技术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合规性问题。因此国内急需一个立场中立、成本低廉、技术多元、安全可信、永久存在,并且可监管的NFT公共基础设施。为了探索中国NFT技术的合规发展路径,BSN发展联盟联合多家区块链底层技术公司和NFT平台方,在现有的BSN公网之上共同发起搭建了BSN-DDC基础网络,为DDC/NFT业务需求方提供安全可信、价格低廉的区块链环境,用于DDC/NFT的生成和管理。
为保证技术多元性和持久稳定运行,DDC网络将由泰安链、武汉链、文昌链、中移链、广元链、遵义链、唐山链等十数条各具特色的开放联盟链组成,每条链由其技术方直接经营并提供基础支撑和优化迭代。其中泰安链、武汉链、文昌链、中移链在1月25日上线时已可选用。未来DDC网络还将支持所有开放联盟链之间的DDC跨链流转,并且允许第三方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在BSN之外建立这些DDC开放联盟链的外部节点,通过多方共建共治确保网络永续存在。
DDC网络不直接向个人用户提供服务,而是向拥有DDC/NFT业务的平台方提供极其便捷的网络接入服务,以方便这些平台以极低的成本提供DDC/NFT的生成和管理服务。DDC网络上的所有能量值消耗均通过人民币充值完成,对于平台方自定义的DDC智能合约,生成一个DDC的成本仅需5分钱。同时,DDC网络上的所有开放联盟链均保持极高的透明性,任何平台方均可以通过相关接口或自制浏览器查询所有智能合约和公开性数据的详细信息。
据了解,首批加入DDC网络的平台方包括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荣宝斋拍卖公司、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安永区块链、视频技术服务平台数码视讯、国内领先的电子发票服务商百望云、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搜云科技和数藏中国等。DDC网络要求接入的平台方严格遵守中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并提供了包括平台方实名认证、交易数据全程追溯、支持监管节点部署、可终止平台方接入权限、可执行违规DDC冻结销毁等多项机制在内的监管措施,以确保为DDC技术广泛落地提供合规化环境。
本次试商用期将为期1~2个月,任何平台方均可通过DDC官网(ddc.bsnbase.com)申请参与,试商用期间的所有业务数据将被保留。同时,BSN联盟还计划于三月下旬,在南京市举办“首届BSN-DDC基础网络生态伙伴大会,暨BSN-DDC基础网络商用启动大会”,届时将正式公布DDC网络的全部二十六家发起单位,除了BSN发展联盟外,还包括10家开放联盟链经营方和十五家DDC/NFT业务平台方。
目前,包括新华社、中国银联、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都已经推出了基于DDC/NFT技术的数字藏品,可以预见,随着对DDC技术理解的不断加深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机构加入DDC产业的快车道,产业规模还将不断壮大。DDC网络将秉承共建、共治、共管的理念,推动这项技术的合规性发展和行业标准建立,充分发掘其技术潜力,发挥其创新价值,以便更好地赋能我国数字经济建设。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中国银联和北京红枣科技共同发起建设。依托BSN的全球化网络,中国的DDC网络还将逐步走向世界,让中国技术真正“走出去”,不但能够提高中国技术在国际的影响力,还可以带动形成技术标杆和产业示范,为中国DDC技术引导国际标准打下基础,占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