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四个“防灾减灾日”。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充分发挥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和智慧林草建设,助力提升林草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用科技守护美好家园。
数智化林草防火:全方位智能化监测,将火灾防患于未“燃”
森林火灾不仅会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会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威胁。针对林火监测精度和时效性不高、瞭望存在盲区等难题,中国移动发挥云网一体化、天空地一体化技术优势,打造林草防火综合管理平台,有效提升森林火险预警监测能力。
在黑龙江,积极参与“数字林草”大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天空地一体化林草火情协同监测预警体系。借助11颗卫星的全天候航天遥感监测,实现每天140次以上的监测频率,可发现最小过火面积仅为14㎡的火情;通过感知探头和无人机的空中监测,实现24小时火场信息实时回传;通过对9项森林火险因子地面监测,实现森林可燃物物候特征多维感知,做到精准预警。
在四川,构建“1+3+5+N”的5G森林防火新体系(1张5G森防行业专网、3大基础应用、5个成熟5G价值应用、N个创新应用),将西昌林区智能监测范围覆盖率从31%提升至74%,林区重要的道路入口检查卡点覆盖率92%。目前,智能火情监测站已发现火情241起,已第一时间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有效遏制重大森林火灾发生风险。
(西昌“1+3+5+N”森林防火体系)
在重庆,打造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综合管理平台,基于通信网络、地理信息、AI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森林火灾烟火智能识别、自动定位和自动报警等功能,帮助工作人员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火情监控,为森林安全提供智能化的“保护盾”。
在江西,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建设5G立体安防、5G VR高清直播、5G无人机巡查、林长制和“一张图”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保护区“千里眼、顺风耳”智慧化管理。
数智化病虫害防治:提升综合防治能力,为林草资源保驾护航
森林病虫害种类有近万种,对森林资源产生了巨大危害。中国移动通过建设林草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治平台,将无人机宏观监测与人工微观监测有效结合,不断提升病虫害预警研判能力和综合防治能力。
在湖北,秦巴山区森林面积广、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工作人员无法及时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传统防治方法耗费人力、财力,且危险性较高。中国移动积极参与秦巴山区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利用无人机及测报灯等远程监测设备获取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后可预测病虫害发生的趋势。通过防治无人机自主规划路径、实时喷洒农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模式的科学性。
(无人机进行药物喷洒)
在黑龙江,打造松材线虫病监测预防平台,为松材线虫入侵风险系数高的地区筑起第一道防线,严密防范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全面提升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综合监测预防检疫能力。
(有害生物预测管理平台)
(平台提取疑似松材线虫病变色立木信息)
数智化人工巡检:运用智能化手段,守护好绿水青山
人工巡检是较为普遍的森林巡检监测手段,但仅通过人工观测、口头上报,工作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中国移动发挥网络优势,采用定制“手机套餐+巡护终端+APP”模式,解决林业巡检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看护工作流程化、规范化不足等问题,可对潜在的火灾、病虫害及时发现并处置。
在河北,建设护林员智能巡护对讲系统,为承德市各县区提供6506台智能对讲终端,覆盖监控、指挥、调度、管制等环节,确保野外火情监控全区域、无盲区、网格化、智能化管理。
在广东,发挥5G网络优势,打造5G+北斗现代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为全省近三万名护林员手持终端提供网络保障,不仅有效监测山火和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对林地侵占、盗砍盗伐等行为进行监测,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
(中国移动5G基站)
在重庆,建设天保工程护林管理平台,采取“技防+人防”的模式,开发云端管理平台、巡护端APP、管理端APP和全民生态保护微信端,实现端到端联动,可自动记录巡护轨迹、快速下达巡护任务、精准反馈应急事件,目前已完成对全市3万余名天然林巡护人员、1000多名管理人员和近3000名保障人员的林业巡护智能化管理。
在黑龙江,打造护林员巡护系统,为近2.5万名护林员提供智能化服务,包括护林员定位、巡护轨迹回放、事件上报、危险报警、动植物AI识别等,巡护时长达41.3万小时,巡护里程35.54万公里,全面保障森林安全。
(巡护系统主要功能界面)
(护林员在大雪中巡护)
中国移动将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云网优势和数智化能力,筑牢林业和草原防灾减灾“防火墙”,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