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双11期间减排近千吨,蚂蚁集团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计算”

双11作为数据流量峰值的典型场景,对算力需求极高,非常适合验证“绿色计算”技术应用效果。今年,蚂蚁集团在“绿色计算”体系中首度加入“绿色AI”技术,针对科技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时普遍存在的算力浪费问题,建立了AI和大数据引擎通用的计算调度和管理系统,并搭建绿色算法框架,对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绿色优化。
发布时间:2022-11-11 21:48        来源:赛迪网        作者:赛迪网

“双11”正在全面进入“晚八点”时代,顺滑体验得力于保障技术的升级。

今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通过应用“绿色计算”技术体系,有效提高算力、降低服务器需求压力。经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测算,在2022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通过“绿色计算”技术节省153.8万度电,可供一盏普通节能灯使用1亿5千万个小时;减排947吨二氧化碳当量,约等于79000棵树的年碳吸存量。这是蚂蚁集团第二年大规模应用“绿色计算”技术提高双11期间算力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效果较去年同期增长140%。

双11作为数据流量峰值的典型场景,对算力需求极高,非常适合验证“绿色计算”技术应用效果。今年,蚂蚁集团在“绿色计算”体系中首度加入“绿色AI”技术,针对科技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时普遍存在的算力浪费问题,建立了AI和大数据引擎通用的计算调度和管理系统,并搭建绿色算法框架,对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绿色优化。

同时,蚂蚁集团优化并扩大使用了“绿色计算”另外三项主要技术“在离线混合部署”、“AI智能容量”、“云原生分时调度”,其中“云原生分时调度”落地规模较去年同期扩大10倍,有效提升了减排效果。

据介绍,“在离线混合部署”可以解决在线和离线业务独立部署造成的浪费,蚂蚁集团通过应用自研的Kata云原生安全容器以实现这一效果;“AI智能容量”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智能预测流量,凭借秒级容量感知和扩缩容,减少企业的机器数量;“云原生分时调度”利用类似潮汐车道的设计,把一份资源灵活分配给不同任务,从而省下服务器。此外,刚刚入选2022世界互联网大领先科技成果奖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也是蚂蚁“绿色计算”技术的组成部分。通过研发支撑混合负载(HTAP)的高性能分布式计算引擎,改进LSM树降低数据存储成本,OceanBase有效降低了服务器浪费。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近五年来我国算力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与此同时,2021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总量已达2166亿度,是北京全年用电量的1.8倍,但真正用于计算的电能比例极低,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之一。在国家双碳政策的引导下,近几年阿里、华为、蚂蚁、百度等国内领先科技企业纷纷发展“绿色计算”技术,蚂蚁的“绿色计算”就是在软件技术侧的典型探索。

蚂蚁集团绿色计算负责人、基础设施委员会主席何征宇表示,为了实现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科技业界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去提高发展的效率,同时不让算力造成新的问题。 “绿色计算”就是蚂蚁集团对此作出的技术探索。从2019年启动以来,去年蚂蚁已在日常业务中全面应用“绿色计算”,服务器利用率提高近3倍。当前,蚂蚁正在搭建计算、存储和算法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绿色计算”技术体系,通过聚焦基础软件技术突破,持续提高算力的利用效率。

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恺指出,绿色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创新生态上面临不少困难。一是绿色科技创新成本高风险大,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力的投入;二是制度供给相对落后,缺乏相关标准化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是创新人才储备不足,且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比较低,需要更多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实现从智力输出到产业的输出。

国内不少科技企业和机构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完善绿色技术生态。今年,阿里、腾讯、蚂蚁、百度、京东等10家企业宣布共同组成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及开放技术联盟,首轮免费共享189项减碳相关专利技术。蚂蚁集团联合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在9月发布了国内业界首支“绿色计算”主题科研基金,并在近期联合绿色计算产业联盟举办首届“绿色计算”大赛。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