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耐用消费品,家电类商品是制造业领域的一大类重要商品。与资产型商品不同,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家电类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更为直接影响。作为新兴工业化发展中经济体,在改革开放推动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中国大陆在家电商品制造业中积累了强大的产能优势。通过商品贸易这种经济外循环方式,中国大陆在对外输出产能的同时,也通过商品出口获得了贸易顺差的回报。
2022年,尽管在国内、外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商品出口贸易额还是实现了10.5%的增长,但是,家电类商品接近11%的出口贸易额下降,在反映出家电类商品出口受到更为直接影响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大陆家电制造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5.86万亿人民币,2022年中国大陆商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本文以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图表的方式,概括性地回顾了过去3年中,中国大陆家电商品出口贸易的变化。读者可以通过主要家电商品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的变化,对中国大陆家电商品贸易的现状有所了解。
作为一种消费类制造业商品,欧美市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竞争力下降、技术进步带来的商品替代等长期发展趋势,都会对中国大陆的家电类商品制造能力和竞争优势产生长期的影响。
2022年,中国大陆家电商品出口贸易额的下降,很有可能是上述长期影响因素,与诸多短期负面影响因素叠加的结果。作为一种信号,出口贸易额的下降,也预示着中国大陆的家电制造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会逐渐放缓增长的速度。
中国大陆家电出口(2020-2022)
2022年,中国大陆对外家电商品出口贸易额约为5,681亿人民币,与2021年相比,出口贸易额下降了10.90%,家电出口占中国大陆商品出口贸易额的比下降至2.37%,低于2020年的占比水平。
在经过了40多年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发展后,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化发展中经济体,凭借劳动力人口优势和制造能力的提升,中国大陆在家电商品制造业中,积累了强大的制造能力优势。出口导向也是中国大陆家电商品贸易的主要贸易形式,93%的贸易顺差率(贸易顺差与贸易额的比例)既是中国大陆制造能力优势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意味着出口贸易额的下降,会直接导致贸易顺差的减少,并抑制国内的产能优势通过商品贸易这种经济外循环渠道向外输出。
作为主要的家电类出口商品,电视、冰箱、空调、吸尘器、电扇、微波炉、洗衣机占中国大陆家电商品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在50%以上,相对于其它家电类商品而言,在最近2年中,上述主要家电类商品出口增速相对较低,出口贸易额占比也有所下降。
中国大陆主要家电商品出口贸易变化(2020-2022)
2022年,在主要的出口家电商品中,除电扇外,电视、冰箱、空调、吸尘器、微波炉的出口贸易额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电视、冰箱、吸尘器的出口贸易额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5%,不仅是出口贸易额下降规模较大,也是下降幅度较大的家电商品。
除电视外,冰箱、空调、吸尘器、微波炉、洗衣机的出口量比2021年都有所下降,其中冰箱、吸尘器的出口量下降超过了20%,空调微波炉的出口量下降也超过了10%。
受新冠肺炎疫情、美国通胀、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等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大陆家电商品出口贸易额出现了近11%的负增长,受出口贸易量下降的影响,主要家电商品的出口贸易额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出口贸易额的下降,除了导致贸易顺差规模下降外,对中国大陆的家电制造企业而言,则遇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挑战。
相对于疫情、金融系统动荡、战争引发的国际局势动荡等短期影响因素而言,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国内劳动力成本增长导致的投资收益水平下降;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带动的商品替代,对中国大陆家电产品制造业和商品出口贸易则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产生负面影响。
2022年,中国大陆家电出口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可能是在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的一个移过性现象,也有可能是一种发展趋势出现拐点的信号。如果不能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结合技术进步的手段对家电商品的生产和营销进行能力提升和效率优化,从长期的角度看,中国大陆家电商品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也许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并出现持续性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