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潜力的对策建议

我国信息消费总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信息消费力提升放缓、中高端供给不足、平台监管机制不健全、居民数字素养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亟须协同各方、综合施策、统筹解决。
发布时间:2023-03-24 13:53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许旭 鲁金萍

我国信息消费总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信息消费力提升放缓、中高端供给不足、平台监管机制不健全、居民数字素养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亟须协同各方、综合施策、统筹解决。

2022年以来,疫情反复频发,接触型消费受到冲击,扩大内需困难重重。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要求促进新型消费,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我国信息消费总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信息消费力提升放缓、中高端供给不足、平台监管机制不健全、居民数字素养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亟须协同各方、综合施策、统筹解决。

一、信息消费成为后疫情时代保持经济韧性的重要力量

信息消费规模持续增长,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新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733万亿元,较上年下降0.2%,而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0%,达到13.7853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同比增长6.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6.1%、3.5%和5.7%。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为3.24万亿元,同比增长6%。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服务型内容型消费占比提高。泛知识类电商直播渐受欢迎,双语带货直播、健身直播现象级爆红,中科院跨年科学演讲、清华大学公开课直播出圈。在线医疗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6月,中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约达3亿,占网民整体的28.5%。线上问诊、电子挂号、网络购药备受青睐。据调研,线上问诊占比达59.1%,电子挂号预约占比超30%。在线办公快速增长,用户突破4.61亿,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日益成熟,线上教学、商务会议场景应用广泛。在线文娱消费推陈出新,云旅游、云观展、虚拟演唱会等新模式竞相涌现。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传统商业焕发新活力。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等巨头构建“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级分钟级送达”的即时零售服务模式,助推实体店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据统计,2022年“618”大促期间,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购深度链接超15万家线下实体门店,双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77%,京东小时购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0%。实体门店依托第三方平台提供到家服务,销售额显著增长。连锁超市家家悦通过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及家家悦优鲜平台提供到家

服务的门店达到511家,线上销售和订单量同比增长超80%。此外,无人机送货、无人零售门店等服务方式不断拓展,截至2022年年底,美团无人机累计配送订单超12万单。

消费市场持续下沉,城镇乡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截至2022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3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58.8%,较2021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截至12月底,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亿元,同比增长9.2%。农村快递物流网点加速布局,截至年底,全行业拥有营业网点43万处,累计建成990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27.8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基于此,电商平台纷纷通过低价拼团、直播电商、产地直供、农鲜直采等方式,助力释放城乡信息消费潜力。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外卖用户增长明显高于一二三线城市。

二、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潜力仍面临四大挑战

信息消费力提升放缓。一是高失业率导致青年群体信息消费能力不足。2022年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6.7%,压制了青年主力军的信息消费能力。二是信心修复期居民信息消费意愿不强。受疫情及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居民对未来预期仍处于信心修复期,信息消费意愿降低,储蓄意愿上升。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民币存款额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三是住房、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抑制信息消费活力。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万元,其中,住房、医疗、教育支出占比42.67%,对信息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中高端服务供给不足。一是部分数字产品高端化不够。例如,国内手机高端市场由苹果与华为主导,华为受冲击后让出的份额多数流向了苹果,OPPO、小米等品牌市场份额基本没变。二是部分面向中高端及特定用户需求的数字服务供给质量不足。以数字健康管理为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4.8%的用户期待App有更全面的内容服务,54.5%希望App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三是部分数字产品服务仍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存在行驶中断电、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安全风险,部分畅销儿童电话手表无需授权就可获得通讯录、摄像头等权限。

网络平台监管机制有待优化。一方面,一些平台算法推荐规则设计缺乏行业共识规则的约束,平台或商家运用大数据和算法“杀熟”的情况依然存在,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溢价”。另一方面,一些直播平台进入门槛低,审核管理流程不完善,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现象十分突出。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直播销售乱象成为消费者维权焦点之一,假冒伪劣、货不对板、优惠差异等是主要问题。此外,一些App

随意收集使用“周边信息”形成“用户画像”,引发消费者内心不适和不安全感。居民数字素养有待提升。一是城乡居民数字素养总体不高且差距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平均得分仅43.6分,总体“不合格”。其中,城镇居民平均得分比农村居民高21.2分,数字素养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二是老年群体数字技能较为缺乏。设备不足、文化程度限制和使用技能缺乏导致老年群体不能上网,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于出行叫车、网上订票、就医挂号等线上操作,存在难操作的困境。三是数字素养教育层次普遍较浅。数字技能和数字知识关注度较高,数字安全、数字规范、数字健康等方面欠缺。

三、对策建议

强化信息消费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一是加大数字企业纾困发展政策执行力度。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创新政策工具手段,帮助中小型数字企业纾困发展。二是出台提升居民信息消费意愿和能力的补贴政策。加大数字消费券定向发放力度,适度考虑现金补贴、工资补助等直补政策,刺激信息消费意愿。完善各类劳动力市场建设,健全工资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升信息消费能力。三是加大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改造支持力度。推进城乡智能快递柜、无人售货机等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信息消费综合体验场所和服务平台,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消费可及性。

提高数字产品服务品质,强化供给“新能力”。一是开发推广绿色智能数字产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防控防疫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研发与应用。策划开展“智能名品进社区进家庭”系列活动,推广养老、托育、安防等领域智能终端产品。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特色农产品上网活动。二是优化高品质数字内容生产、传播与服务模式。支持建设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传播平台,推动数字创意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深度融合,发展内容生产和消费新模式。三是拓展数字化消费服务场景。加快餐饮、商贸、文体等消费集聚区数字化升级,运用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打造一批沉浸式、互动性、数字化消费体验场景。

完善科学宽容监管机制,优化消费“软环境”。一是优化数据、平台、安全监管机制。健全标准监管、风险监管、算法规则监管、重要数字产品追溯等机制,规范监督相关主体的数据收集、存储、使用行为。二是完善信息消费领域企业综合治理机制。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数字产品质量“黑名单”制度,探索公众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三是制定维护信息消费市场秩序的规则制度。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价格规制,加大对虚假宣传、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保障信息消费者权益。四是加强信息消

费领域标准规范建设。鼓励企业、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加快制定信息消费产品服务标准,开展沉浸式视频、云游戏、VR/AR、可穿戴等技术标准预研,注重与相关应用标准的衔接配套。提高全民数字素养技能,增强数字“接受力”。

一是贯彻落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构建覆盖全民、内容全面、贯穿终身的数字素养发展培育体系,提高居民数字应用能力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开展基于消费群体大数据分析的差异化培训活动。建立消费大数据体系和分析服务平台,观察研判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数字能力、消费偏好和培训意愿,针对性开展数字培训活动。

三是建立数字技能提升服务生态圈。发挥社会机构、社区组织等各方积极性,打造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实践场所,推动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融入数字生活的服务生态。(文︱许旭 鲁金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