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苏州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应把握好两大基础,直面三大挑战,应紧抓产业顶层规划、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加强产城融合建设,推动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苏州市早在2022年就开启了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序幕。2月6日,苏州市举办了新一年度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拉开了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全新篇章。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苏州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应把握好两大基础,直面三大挑战,应紧抓产业顶层规划、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加强产城融合建设,推动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需把握好两大基础
苏州拥有国内领先的产业规模及结构优势。
从规模上来看,苏州市2022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地级市第一;进出口总额2.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位居全国第二位。
从结构上来看,苏州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力争让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稳定器,围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苏州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已突破万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向万亿元规模大跨步迈进,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推动创新集群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州构建了较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从创新能力看,苏州各项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苏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接近4%,2022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31家,累计达到13473家,总量首次跃升至全国第四位,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从创新载体看,苏州高水平科研院所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为代表的高标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初见成效,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从创新人才看,苏州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国家级人才工程累计近300人,其中半数为创业类人才,数量领先全国;先后有一百多个项目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累计入选超过1200人,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为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需积极应对三大挑战
长三角城市产业同构和市内各板块过度竞争的挑战。长三角超过一半的城市将医药制造业/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主导产业或者优先发展的产业,长三角城市产业结构趋同恐将对苏州产业创新资源造成分流。
与此同时,苏州市内各板块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出现趋同态势,例如,太仓市、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均部署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高地,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在元宇宙产业创新集群标杆建设方面呈现出争夺态势,板块间过度竞争恐将降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路径不清晰的挑战。苏州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总体不深,产业内部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充分发掘。以软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未能深度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主要环节,开放合作的融合标准体系不健全,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
产业创新集群到区域创新集群演进速度缓慢的挑战。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已覆盖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层面,但创新的产业文化与生活方式融合互促的格局尚未普及,创新活动仍局限在特定人群、特定区域、特定领域,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以产业与城市建设协同、居民生活与产业层次同步提高为典型特点的区域创新集群演进速度缓慢,对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和跨界融合发展缺乏有效支撑。
‖表1:苏州市近五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三、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需发力三方面举措
做好产业顶层规划。着眼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扬长补短选取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重点,实现区域内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由市级产业发展有关部门统筹,根据市内各板块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深挖重点细分领域,统筹部署各板块的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方向,布局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实现板块间差异化、协同化、特色化发展。
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搭建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技术降低创新主体间的数据交互门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全产业链、全生产要素和全生命周期,充分沉淀产业知识经验,促进创新成果共享,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
加强产城融合建设。积极引入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投融资服务、会议展览等创新服务机构,鼓励行业协会组织发展,促进市场态势、技术前沿信息交互。加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创新人才接触频率,营造创新文化,引导产业创新集群向产城融合的区域创新集群升级。(文︱张临川 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