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搜狐于北京如期举办 "2023 搜狐科技峰会 ",峰会全新升级聚焦更前沿的科学突破,展望人类更遥远的未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为大会开幕致辞,提到相约5月17日的搜狐科技峰会至今已举办过五年,既有不变的传统,也有内容的不断演化。针对近日成为大众热议话题的 AIGC/GPT,峰会予以重点讨论。
张朝阳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开放改革,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可能比父辈有着发家致富之外更宽泛的关注和人生目标。同时大众媒体对科技进展的传播,也激发了他们在科学探索方面的浓厚兴趣。张朝阳称,峰会也将继续发挥大众传媒对科技进展的传播力量,激发人们在科学探索方面的浓厚兴趣。
在峰会上午场的议程中,多位重磅嘉宾探索科技未知,畅想人类未来,就 6G 经济、外星文明、天文卫星、数字永生等内容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带来了《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学》的主题演讲。白春礼指出,未来 5-10 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需要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不强、产业发展生态不健全、高端人才严重不足。他建议,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以 "6G 通信及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新时代 " 为主题发表演讲。关于 6G 通信怎么跟整个地面网进行融合,他认为需要把卫星的天线连接增大,结合太阳能板,把天线加大。而关于卫星控制方面,他则指出,卫星的控制要跟地面的控制能够协同起来,大量的算力还需要地面,卫星也要有控制,要通过集中的控制和分布的控制协调去解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发表了题为《理解宇宙》的演讲。武向平指出,科学并不总是正确的,我们是在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的理论,科学永远在发展,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开放的体系。同时科学也是有边界的,科学发现了规律,解释了自然现象,我们用了万有引力定律等,但为什么万有引力是平方的反比例,没有任何人可以回答,这就是科学的边界。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研究部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发表了《从慧眼天文卫星到智能猎人星座:Catch you all!》的主题演讲。张双南认为,人工智能将指挥上百颗中国的天文卫星星座探索宇宙。面对严重不足的观察设备,他指出,我们希望利用猎人星座全面探索爆发可变化的宇宙。该计划将有百颗数量级微纳卫星组,成本低且可以成批进行无漏网观测。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带来了以《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点亮能源梦想》为题的演讲。在钟武律看来,可控核聚变研究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他表示,可控核聚变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之一,是目前认识到的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发聚变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微灵医疗创始人李骁健作了题为《脑机接口不再只是科幻故事》的演讲。李骁健指出,之所以要做脑机接口,是因为目前这是医疗第一需求。实现脑机接口的方式是,在大脑里放置 " 传感器 ",监听神经元的活动。他认为,这是一个脑控机器人时代,中国在该领域为起步阶段,要把脑机接口技术推到临床给病人用,就需要走商业化路线。
华大集团 CEO 尹烨发表了《百岁还是永生?》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 78、79 岁,女性的平均寿命是 81.5 岁,男性是 76.1 岁,每一个女性比同时代的男性多活 5 岁。他认为,中国真正的长寿之地是北上广深,因为归根结底更长时间尺度去看,跟医疗水平高度相关。此外,他还提到 ChatGPT 至少目前不会打败人类。从技术角度讲,技术钝感是当下人类最大的挑战。" 我们面临的全球问题,都有可能用全新不同的方法解答出来。"
峰会下午场的议程围绕着前沿科技的应用落地展开,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带来内容多元的演讲,主题涉及生命科学、数智人等场景。
钉钉总裁叶军发表了《生产力变革,AI 重塑工作方式》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未来每个行业都会与 AI 发生关系。随着数据积累增加、工具能力提升、推理能力的增强、算力支撑到位,相信每个行业都会因此而发生变革。同时,他认为,未来做 APP 这件事情会发生很大变化,也许不会有这么多 APP,也不需要 APP STORE,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大模型。
智谱 AI COO 张帆带来了题为《大模型的探索和实践》的演讲。张帆认为,做大模型需要面临算法、算力的挑战,还需要数据经验。所谓名师出高徒,越好的数据,喂出来的模型越好。如果数据有问题,或者数据的价值观有问题,传导到模型后,将很难修复。同时他表示,大模型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文本生成、信息抽取等。
腾讯云智能数智人产品总经理陈磊发表了以《打造 AI+ 数智人工厂推动数智人服务走向千行百业》为题的演讲。他介绍称,目前腾讯云数智人产品围绕两个方向,一是更智能,更智慧,第二更懂行。陈磊表示,数智人呈现了两部分能力,一部分属于科技力,通过数智人科技表现力建立品牌形象,再应用到营销环节,提升获客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在生产力维度,更省时、省力。
Adobe 大中华区解决方案顾问总监聂双艺发表了《人工智能赋能卓越用户体验》的主题演讲。聂双艺表示,不管从加快内容的制作,或者是加快内容的管理,以及到后面去优化发布和优化营销,Adobe Sensei 都可以提供支持。通过 Adobe Sensei 看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赋能、商业应用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客户体验。
中国电信集团大数据和 AI 中心计算机视觉算法总监何智翔作了题为《数字人在中国电信客服业务智能化转型中的实践》的演讲。何智翔表示,当前的数字人在跟真人体感交互和情感交互上面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它距离我们所希望真正实现的那样的一个数字人还有很大的差异。对此,何智翔指出,下一代数字人要解决人物生成、人物重建以及真实感的问题。
聆心智能 CEO 张逸嘉发表了《超拟人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主题演讲。张逸嘉认为,未来是 AI 与人和谐共融的时代,但智能体还需要兼具智商和情商。同时他分享了超拟人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并表示拟人大模型能够利用的场景非常多,包括在社交中充当中间人角色,甚至是感情上的调解作用。
百图生科生物计算创新发展平台总经理高亮发表了《AI Generated Protein: 设计全新蛋白解码生命问题》的主题演讲。高亮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生物计算领域意义重大。传统蛋白发现受限于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而大模型能够极大扩展搜索空间,高效设计全新功能。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导航系统部副主任徐颖带来了题为《青年科学家的价值守望》的演讲。徐颖表示,科学与技术有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的工作是去发现世界的未知,去探索世界新的自然规律,工程师所做的事情是解决工程当中的实际难题。对于科学家来讲,更多的是创造性,而工程师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包括降低成本等。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邮一号卫星总负责人王尚广发表了《星耀背后的探索与坚守:以天算星座为例》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如今地上的计算,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手机、小的计算单元蓬勃发展,但是天上的计算任重道远。
华为理论研究部主任、信息论科学家白铂带来了《从香农信息论看工业界的基础研究》的主题演讲。白铂认为,从实际出发做学术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情。虽然科学家水平很高,但没有企业、没有工程实践真正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来源将会枯竭。" 科学家们基于自己的研究,在学术界不断探索、提出了很多问题,后来发现这些问题在实际中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企业实践,失去了问题的源头 "。
本次搜狐科技峰会在最后还引入了特别环节——《张朝阳的物理课》。太阳持续发光发热了几十亿年,它的能量是怎么来的呢?极光为什么大多是绿色?张朝阳在现场对话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CUSPEA 学者、哈佛物理博士、海智计划特聘专家楼宇庆。两人从核聚变聊到了太阳的能量来源,再从太阳风聊到了极光的颜色,还简单介绍了中微子质量与黑洞的形成,并探讨了一下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物理课。
搜狐科技峰会从去年开始加重科学探索的内容比重,而重拾对科学的兴趣,也是张朝阳个人一年半以来的亲历。迄今已直播一百余期的《张朝阳的物理课》采用新媒体形式,集合了张朝阳对基础物理的学习、研究、教学、传播多个元素,不仅在学术圈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获得了观众的极大兴趣。
正如张朝阳所说 " 近些年来大众传媒对于科技领域进展的充分传播,激发了下一代年轻人对科学方面浓厚的兴趣 ",作为科技行业变革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搜狐科技峰会始终以媒体公共责任为核心,关注前沿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创新。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此次嘉宾关于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洞见和思考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全方位呈现,也为后续行业探索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未来,搜狐科技将继续保持探索精神,致力于向公众传递最全面、及时的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