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漫谈健康电器在日常健康管理和慢病控制中的作用

早在 2015 年国家发布《中国制造 2025》国家发展纲要中就提出 家用电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智能电器和健康电器。时间过去八年 了, 电器的智能化趋势已然成为现实, 包括电器产品的智能化和生产 过程的智能化。
发布时间:2023-06-19 17:53        来源:赛迪网        作者:赛迪网

宸朴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邴旭卫

早在 2015 年国家发布《中国制造 2025》国家发展纲要中就提出 家用电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智能电器和健康电器。时间过去八年 了, 电器的智能化趋势已然成为现实, 包括电器产品的智能化和生产 过程的智能化。然而健康电器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很多, 电子血压计彻 底替代了水银汞柱的传统血压计,走过了十年艰难的历程。iHealth 成功在美国上市,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新冠疫情使大家感触颇多, 测体温的温度计, 家用空气净化器, 以及家用制氧机一夜之间呈现爆 发式增长, 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健康电器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随着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亚 健康状态和慢性疾病的情况愈来愈多, 已经成为百姓生活和国家疾病 防治中的重大问题。从北京市 2022 体检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到,常见 的慢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包括癌症, 都在呈现上升的趋 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 2000 万,死亡病例 1000 万。中国人口占全球 1/5, 发病人数占全球的 23.7%, 死亡人数占全球的 30.7%。其中, 胃 癌、食管癌和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结论是中国 的癌症发病例和死亡人数都是全球第一。无论从健康管理、慢病控制 和癌症早筛, 都需要有系统的方法和检测的手段。健康电器的历史必 然性就出现了, 从技术到市场, 一个巨大的需求摆在人们面前。我们

欣喜地看到, 今年六月初华为的手环取得血压测量的二类医疗器械许 可证。一种新型的健康电器诞生了, 一种新形式的高血压患者日常自 主管理和疾病控制的方式出现了, 为今后的慢病管理和监控带来一种 全新的方式和检测手段, 更为今后的大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创 造了有利的条件。

笔者近几年一直在关注国内外健康电器领域的发展动向, 特别是 智能手机和智能手环的出现, 以及数字化医疗、电子病历和人工智能 的发展, 开启了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健康电器是连接数字化 医疗和健康生活的纽带; 是数字化人体的基础工具; 是拥有远程持续 监控每次心跳、每时每刻的血压读数、 呼吸频率与深度、体温、 血糖、 血氧浓度、脑电波、活动、心情等所有生命与生活、疾病相关指证的 能力。未来的数字化医疗包括四个领域: 基因组学、成像技术、无线 传感器和健康信息。其中健康电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有力 的工具。笔者也非常认同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埃里克.托普在颠覆医 疗中的一些观点, 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和数字化医疗是一场新的革命, 是一场多学科协同组合的人类与重大疾病抗击的战争。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思考, 笔者认为慢性疾病的关联因素很多, 包 括遗传基因、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 微生物组学和暴露组学等等,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所致。我们通常说: 民以食 为天。为什么?饮食是人体和大脑所需能量和营养的主要来源, 也是 导致人体不良健康和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那么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将 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的呢?我们是通过消化系统转化为能量和人

体所需的营养。我们发现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过程参数: 餐后血糖响应, 这一参数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一提到血糖值, 人们往 往联想到糖尿病患者, 需要经常测量血糖, 与非糖尿病人或健康人群 无关, 这是个错误的观点。笔者就是想举一个有关餐后血糖响应的例 子, 来说明人们的在饮食、血糖、健康管理和疾病控制中, 一种新型 健康电器: 无创血糖仪如何发挥作用。人们在饮食时, 消化系统在转 化能量和吸收营养的过程中, 人体对血糖是如何控制的?当我们(1)  食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 胃酸和消化酶将糖和淀粉分解并转化为 葡萄糖。(2)葡萄糖到达小肠后, 微毛状突起就会高效地吸收葡萄糖,  直接将其转运到血液中,进入血液的量取决于进食的量和食物种类。 如果进食大量的食物, 或食用某些类型的碳水化合物, 血糖就可能超 过正常水平,超出人体努力维持的一定范围。从而导致餐后高血糖, 或我们所说的血糖激增。 (3)大脑检测到血液中存在过量葡萄糖后, 就会立即向胰腺发出信号。胰岛中名为β细胞的特殊细胞, 能够“感 知”到人体的血糖水平。胰岛会在一天中持续分泌胰岛素, 尤其在餐 后血糖上升时分泌大量胰岛素。 β细胞对充足胰岛素分泌和保持血糖 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进食大量食物或摄入某些类型的碳水化合物, 血糖就会上升到很高水平, 人体就会出现分泌过量胰岛素的过度反应, 这可能使血糖偏低。低血糖的症状包括进食后出现严重饥饿感, 而正 常情况下,进食后应出现饱腹感。                                 (4)虽然胰腺能够控制胰岛素分泌, 其他器官,主要是肝脏和肌肉 能够利用胰岛素将血糖转化为能量。例如, 肝脏能摄取更多的葡萄糖,

将其转化为糖原储存。细胞或肝脏或人体其他器官(如肌肉、心脏或 大脑) 未利用的剩余糖会转化为脂肪,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这就是血 糖升高会导致肥胖的原因, 血糖持续超过人体需要的水平会引起过量 的糖不断在脂肪细胞中以能量丰富的脂肪形式储存。 血液中过量的血 糖水平越高, 体内累积的脂肪就越多。(5) 血糖储存起来后, 人体就 会感觉需要更多燃料(血糖),所以又会感到饥饿。在正常情况下, 饥饿应该出现在前一次用餐 3~4 小时之后, 恰好是下一次用餐时间。 再次进食时,又重新开始循环。

*血糖过高时: 健康人食用人体经过长期进化后能够消化的食物时, 血糖控制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如果进食过多或长期食用不良食物, 人体血糖控制系统就会受到干扰, 引起血糖水平过高。作为反应, 胰 岛素水平过高,这种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胰岛素抵抗: 长期高血糖水平会给整个人体造成压力,尤其对于有 家族性血糖控制异常倾向或Ⅱ型糖尿病的人。最终, 可能引起胰岛素 抵抗, 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时, 将糖从 血液转移至细胞的过程需要的胰岛素量就会比以往更多。 由于这个有 害过程通常没有症状, 人们可能在受到胰岛素抵抗伤害多年后才发现 这个问题, 因为人们在血糖干扰极为严重时才能感觉到血糖水平的异 常。首先, 胰腺可能对血糖升高做出提高胰岛素分泌量的反应。过量 的胰岛素使得大部分过量的糖进入细胞, 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偏高的血 糖水平趋于正常。长此以往, 这种剧烈活动会逐步耗尽胰腺中的β细 胞。胰腺最终会达到一个临界点, 无法再提供必要的胰岛素以维持正

常血糖水平, 此时, 胰岛素抵抗就会发展为Ⅱ型糖尿病。就像在炎热 的夏天, 大开门窗, 同时开空调降温一样, 空调器功率全开也无法把 房间温度降低,直到空调崩溃。

*代谢综合征: 很多情况下,胰岛素抵抗者也会出现若干并发疾病, 包括肥胖(尤其是腰腹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和脂 肪肝, 这些疾病统称为代谢综合征。美国将近 40%的成人患有一种或 多种代谢综合征体征。科学已证明 20 世纪人类代谢综合征的流行与 很多现代化营养和生活方式变化具有紧密联系, 其中很多变化已经对 肠道微生物组产生剧烈影响,并在全身产生连锁反应。

*糖尿病前期: 如果人体控制血糖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和胰岛素量高于 正常水平, 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正式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水平长 期处于 100~125mg/dL 之间。这是一种严重的问题, 因为糖尿病前期 患者很可能在几年内就发展为Ⅱ型糖尿病。这也是一种常见且通常得 不到确诊的疾病,据估计,到 2030 年,西方世界中有 4.7 亿人会患 上糖尿病前期, 中国也有将近 3 亿人处于糖前。其中很多人完全不知 情。糖尿病前期并没有明显症状, 也是无法感觉到的。所以人们容易 很多年都未能确诊。一旦确诊,就已经是 II 型糖尿病了。

因此,血糖与胰岛素组成了一个复杂体系, 对你选择的所有食物、 运动和压力等生活方式相关的活动产生反应。这个体系负责维持稳定 的血糖水平。1)血糖是测定食物对健康直接反应的良好方式,因为 血糖会在进食后立即变化, 而且血糖还能够影响多种临床参数, 也能 受到多种临床参数的影响, 包括年龄、体重、疾病风险或发展、胆固

醇水平、血压和微生物组组成。所以, 血糖是个人饮食反应的良好衡 量指标。我们知道,食物导致的血糖激增对健康有害,会增加肥胖、 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2)血糖也是反映健康状态和疾 病风险的良好指标。稳定的血糖及其进食后出现适度的增长可能能够 缓解慢性疾病的风险和进展。血糖响应的相关因素包括: 高强度运动、 睡眠、压力、药物、吸烟、激素波动、禁食、人造甜味剂。有关研究 表明, 人造甜味剂引起一部分人的肠道菌群发生变化, 扰乱其葡萄糖 代谢。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睡眠充足、控制压力、戒烟和戒食人 造甜味剂, 有助于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但是, 确定何种因素会对血 糖产生影响及如何有效将其调节至正常水平的唯一方法就是测量餐 后血糖响应。

餐后血糖响应既是测定食物对健康直接反应的良好方式; 也是反 映健康状态和疾病风险的良好指标。这个指标能够预测一个人是否容 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前期, 这些问题可能进展成 为Ⅱ型糖尿病的。有关研究已证实, 餐后血糖响应不仅与糖尿病的发 病率直接相关, 而且与心脏病、 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也有相关性。与 空腹血糖、糖耐量测试相比, 餐后血糖响应能更精确、更早地预测糖 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而且可以自己无痛无创地测量。血糖控制不良和 血糖偏高不仅能引发糖尿病; 血糖偏高持续时间过长或进食后经常血 糖偏高时,也可能影响健康甚至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提高。   1)体重增加和体脂过剩:研究表明, 食用无法实质性提高血糖水平 的食物后, 脂肪燃烧(脂肪氧化) 量会提高, 而食用具有较高血糖响

应的食物后, 脂肪储存就会增多, 这种趋势至少有一部分是由胰岛素 的合成代谢作用引起的。换言之, 与使血糖保持平稳的食物相比, 如 果食物使得血糖水平出现大起大落, 则引起脂肪储存和体重增加的概 率更高。                                                     2)饥饿、食物渴求和低能量水平:血糖激增触发高水平胰岛素分泌 时, 血糖就可能降低至人体血糖的基线水平(餐前或早晨醒来时的血 糖水平)。这就会引起强烈的饥饿感,使人尤其渴望糖或淀粉,这通 常会导致后续的过度饱食, 使不健康的进食—饥饿—进食恶性循环继 续下去。很多人还报告强烈的疲劳感和低能量并同时伴有血糖和胰岛 素水平升高。                                                 3)总死亡率:如果说餐后血糖升高的人死亡概率更高,可能有些危 言耸听。有研究表明, 在长达 33 年的研究过程中, 对于 2000 位以上 健康者(非糖尿病),餐后 1 小时血糖水平偏高,即使仍然处于“正 常”范围内, 也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原因的死亡。高血糖本身并不能 导致死亡, 但可能导致很多其他健康后果, 或与这些后果相关, 而这 些后果使人们死亡的风险提高。                                4)心脏病:我们知道一般高血糖可能促成心脏病。很多研究已经充 分证明了这一点。一项研究专门证明,在该研究 14 年的随访期内, 餐后经常性的高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及因任何事件死亡概率较高之间 的显著相关性。换言之, 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餐后容易出现高血糖, 心脏病发作或死于任何其他原因的概率就更高!                  5)癌症:虽然尚无任何直接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会导致癌症,已有

研究表明,餐后和空腹高血糖可能与肿瘤进展风险升高有相关性。   6)痴呆:有痴呆家族病史的人可能都在积极预防这种退行性大脑问 题。管理血糖可能是预防痴呆的有效方式。有理论表明, 频繁高血糖 水平能够造成包括脑血管在内的血管损伤。这种损伤会阻碍血液流向 大脑,使痴呆症状恶化。                                        7)神经损伤:认为神经损伤是长期糖尿病的并发症。但研究表明,  即使对于非糖尿病人群, 血糖在餐后 2 小时升高时也会发生神经损伤。

餐后血糖升高与健康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饮食对管理血糖进而控制体重和调节健康状况起到关键作用。食 物的选择不应该只考虑卡路里和营养元素; 如果饮食能够保持血糖稳 定, 那么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降低, 同时还能够提高精力和 改善清醒状态。

通过以上大段的介绍和分析得出, 只要有效地监测和控制餐后血 糖值,就有可能实现对人体的健康进行管理,就可能实现对糖尿病、 肥胖等代谢性疾病进行控制。 而健康电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 手段,可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使用无创血糖仪。博邦芳舟 III 型的这款全球唯一的无创血糖仪, 是一款非常有价值的、划时代 的、中国的健康电器,并在 2019 年取得了国家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许 可证。它的诞生开启了一个早期发现和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途径:通 过个性化饮食的血糖响应来寻求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早发现、有 效调控和预防消化道疾病。

通过国外的相关科学研究, 主要是以色列的魏斯曼研究所的个性

化饮食项目,我们可以看到饮食与血糖响应的一般趋势: 1)碳水化合物含量

我们观察到碳水化合物含量与餐后血糖响应有显著相关性。 一般而言, 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血糖响应也越高。

2)脂肪含量

一般而言,饮食中脂肪含量越高,餐后血糖响应越低。

3)纤维素含量

纤维素引起的血糖响应趋势复杂且有意思。一般而言, 饮食中纤维素 含量较高可能使当时的餐后血糖响应升高, 但对此后的饮食具有长期 抑制血糖升高的效应。

4)钠与水分含量

一般而言, 食物中钠含量越高, 餐后血糖响应越高, 而水分含量越高, 血糖响应越低。如前所述, 有证据表明, 可能对大部分人而言, 没有 必要限制膳食盐量。

5)饮食时间与苏醒时间的关系

饮食时间与苏醒时间间隔越长, 餐后血糖响应越高, 所以早餐的餐后 血糖响应一般低于晚餐的餐后血糖响应。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6)健康风险因素

在若干已知健康风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 餐后血糖响应一般更高,包 括以下风险因素:

·BMI 越高,餐后血糖响应高于平均值的概率就越高;

·空腹血糖。这个结果是早晨起床后立即测定的血糖值, 是糖尿病的

基本检查项目。正常水

·收缩压。收缩压是标准血压读数的较高的或第一个数字; 较低的值 为舒张压,两者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ALT 或 ALT 活性。一般测量这些指标(通过验血) 来确定肝脏的健 康状况。通常 ALT 水平较高(与肝脏损伤相关) 与餐后血糖较高有相 关性。

·CRP 或 C 反应蛋白。这一衡量人体某部位炎症水平的指标是一些疾 病或感染的非特异性标记物, 但不一定与餐后血糖响应呈正相关关系。

·年龄。当然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这个因素, 但我们确实发现年龄与餐 后血糖响应间的相关性。年龄越大, 餐后血糖上升的概率越大。   7)微生物组

发现很多与微生物组中特定细菌相关的有趣趋势。。已经证明某些细 菌与血糖控制不良及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组成异常(如高胆固醇 血症)之间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 我们仅从一种新型健康电器: 无创血糖仪不仅仅只是 用于糖尿病人群, 而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控 制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开展大规模人群, 具有前瞻的观 察性研究, 由此建立相应的微生物菌群与饮食、健康的数据模型, 那 么这款健康电器的作用将更大。当然, 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时代将数字 化医疗推向又一个新的高度, 这将使人类、电器和地球三者处于高度 和谐的境地。

未来几年消化道疾病与癌症早筛是“健康中国 2030”的主要任务

之一, 健康电器在人体消化道健康方面的应用将大有作为。因为消化 道健康, 是人们健康生活、有品质生活的保障; 如果不能保证消化道 的健康, 就会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 甚至是消化道癌症。目前我国的 六大癌症中消化道占四席。因此消化道健康的监测; 消化道疾病的早 查; 以及消化道癌症的早筛, 都是健康电器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大势所 趋。

(2023 年 6 月 8 日)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