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2023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数字视听艺术论坛在北京经开区举办,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很多观众甚至站着听完全程。一位专程从山西大同过来的大学老师给记者表示,这次论坛几乎云集了国内数字视听艺术学术的顶级从业者,内容深度十足,开了眼界、展了思路,意犹未尽。
“如果说,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的一件亮丽衣裳,数字视听艺术便是市民的一份心灵鸡汤。”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建华说。今天的北京,随着更多城市空间转化成为呈现数字艺术的场所,城市生活也变得更有烟火气。艺术在科技助力下不断突破传统维度,呈现出数字视听艺术“场景化”的特点。同时,孔建华还向与会专家提出一个问题:“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视听产业中心相匹配,数字视听艺术的使命是什么?如果说本届大会的主题‘智慧广电’是功能和服务,‘未来视听’是生态和场景,能不能说‘数字艺术’是设计和灵魂?”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建华
现场有观众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数字化是工具、是载体、是通道、是平台,也是技术,艺术化是升华、是灵魂,是唯美的呈现,商业化是赋能、是参与、是创新、也是融合发展。数字化艺术是一种能够实现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走入大众生活的路径。
本次论坛总策划、中数艺互动科技创始人王泊乔
本次论坛总策划、中数艺互动科技创始人王泊乔认为未来视听一定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往数艺化方向突破,最终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视听美学体系和虚实共生的超媒介场景。在演讲中他以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大展和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策展设计实践为例,从“虚实共生的中国式元宇宙场景构建”、“文化遗产数字艺术化与具身体验设计”和“建构一个数字艺术美学体系”这三个维度深度畅想了未来视听艺术的边界。
01——虚实共生的中国式元宇宙场景构建
“一方面,通过数字视听技术,艺术突破了‘视觉艺术’概念,从而向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在内的多感知沉浸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AIGC的进化不仅取代了简单重复的工作,而且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创意、设计、绘画等工作。”王泊乔在演讲中谈到。AIGC对有想象力、能深度思考但不具备技术能力的创作者来说是魔法一般的存在,有自我感知、个体经验和故事创作能力的人可以与AI协同生产更多的数字艺术内容,与人工智能共同构建充满想象的数字视听艺术生态。未来以“屏”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将平行于我们的现实世界。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灵境——未来灵感世界”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灵境——未来灵感世界” 将屏幕作为入口,以数字艺术化的方式将“美”这个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进行多元性深度数字化转译,带领观众坠入人类文明和媒介共同演进的历史时空。这项王泊乔带领DAC团队创作和设计的展览以屏造境,借助视、听、触等多觉交互手段唤醒观众多感知能力,通过叙事融合的方式构建沉浸式的叙事场域,让受众主动解读空间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参与艺术内容的创作,在“屏”行宇宙中得到心流体验。
02——文化遗产数字艺术化与具身体验设计
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辉煌中轴”展
王泊乔还提出“数字艺术化”要具有“数字美学思维”,应用数字化技术获取和收集信息,解决科技艺术有技术而乏内容的问题,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特性对于信息进行整合重组,实现信息量的升维和能量转换。在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辉煌中轴”展览中,DAC团队参与其中的数字多媒体创作与设计,采用交互沉浸的文博数字艺术化设计理念,丰富视觉感知和场景互动体验,用跨媒介、跨时空的新媒体艺术手法,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体验空间。沉浸式体验在强调人文特性及共生性的场景构建之下应运而生,突破地理、空间场所等硬要素,逐渐趋向于注重氛围、体验、信息等软要素的场景,衍生出可体验的“历时、共时、虚拟、现实”等多重叙事角色。
03——建构一个数字艺术美学体系
DAC签约艺术家卜桦作品《天使》
最后,王泊乔表达了自己对于数字艺术未来的畅想:数字艺术将会为未来视听创造一个高度内容化的世界。人们的心智想象可以向外部投影,审美力、想象力与高心智能力会成为未来的需要。在物理世界中,想象和行动受到肉身的限制,通过数字视听艺术时空界限不复存在,心智会向宇宙迁移,我们能够在更宏大或细微的维度关照自己,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张烈都认为这个时代数字艺术在推动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播和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视听最能够较大程度吸引受众注意力,引发其兴趣和好奇心,强化认知和传达的效果,激发情感和共鸣,能够带来更深入的感受、更深入的文化和艺术的体验,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传递更丰满的艺术和文化信息。
如今数字艺术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化和艺术表达的范畴,它已成为激活商业领域的有力工具。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带来了大量商机。通过艺术推广和营销的数字化,企业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品牌传播。通过将数字艺术与商业空间相结合,企业可以为顾客创造独特而迷人的体验。身临其境的装置、互动展示和虚拟展厅,让消费者在全新的层面上接触产品或服务。数字艺术与商业的融合使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与目标受众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并最终提高销售额和品牌忠诚度。
此外,数字艺术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可访问性和可分享性,使其影响力成倍扩大。品牌可以利用数字艺术来创建病毒式的、有影响力的营销活动,在瞬间覆盖全球受众。从拓展视觉和听觉体验的边界到用数字艺术激活商业领域,这一转变标志着艺术认知和利用方式的范式转变。它展示了艺术界与商业界合作的巨大潜力,为创造、创新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的途径。
圆桌会议现场画面
为了探讨数字艺术融合商业的最新趋势和挑战,会议中引入了一个关键的圆桌环节。中数艺CEO杨小扬作为对话主持人,与华润置地华东大区设计管理部总建筑师王傑、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吴卓浩、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秘书长孙晖和意风天腾CEO武卫民齐聚一堂,围绕“数字视听艺术激活超级商业场景”主题展开激烈讨论。
中数艺CEO、圆桌对话主持人杨小扬
01——数字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从艺术生活化到商业艺术化,在刻板印象中艺术往往是远离商业规律的,一件艺术作品若是掺杂了商业的气息彷佛变得没那么纯净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展览在商场、在酒店、在写字楼就可以接触到。艺术和商业开始朝着就共生、共创的关系发展。主持人杨小扬表示,任何一个有生命力可以发展的事物,如果不嫁接商业和产业,不让更多人见到,一定不是最好的,也一定不能长久。对于数字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圆桌会议的四个嘉宾同样分别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华润置地华东大区设计部总建筑师王傑
华润置地华东大区设计部总建筑师王傑先生认为新媒体艺术形态贴近更广大的消费群体,给商业和公共空间以全新定义。艺术品不仅可以活化商业空间,也给商业提供了更灵活的解题思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吴卓浩老师谈到大众对于各方面的生活品质要求是丰富的、多变的,艺术作品在商业中可应用的空间非常大。
腾讯文旅研究院院长孙晖先生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的徘徊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恢复城市创新活力,文旅无疑已经发挥着重要的动力引擎作用。数字艺术能够推动传统文旅资源到多形态的数字资产延展,创新内容新体验。艺术与商业的交融能够打开更多的可能性。意风天腾公司CEO武卫民认为数字艺术赋能消费品之后让艺术像阳光一样走进人们的生活,温暖人心。
02——激活商业场景的关键因素IP
对于数字艺术激活商业场景的关键因素——IP,王傑认为与传统商业不同的是,数字IP可以让商业有更多的延展,跟便于与时俱进,更贴近消费者。“AI赋能的IP,让一个物品的流行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能够大量地发掘新应用场景、创造新文化内涵。”吴卓浩如此说。孙晖表示IP创作的关键是要面向现在,面向需求。武卫民则提出:数字艺术IP+消费品就像是一座桥梁,将原先在人们意识中遥不可及的艺术与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它把艺术的精神价值和可实用性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也打开了大众消费的一扇新大门,不仅传播了艺术本身,也赋予了艺术更多方面的价值,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字艺术全新商业生态链。
03——数字艺术融入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来西亚云顶酒店
主持人杨小扬提出,新消费周期下,商业需要重视并重塑与消费者的关系,只有立足于人、服务于人,寻找与消费者更加直接有效的连接点,落实消费场景再出新,多元融合再发展,才能为消费者提供独有的原创新内容和新体验,用多方共创的力量构建和谐共生的商业新生态。所有这些发展实践,都需要以长期创新、长期坚持、长期主义的精神作为支撑。要坚持长期主义,也就是要让数字与商业融合可持续地发展。
对于如何让数字艺术与商业实体融合可持续地发展,吴卓浩表示数字艺术使实体空间里不仅是线下的实体空间,还同时保留了线上的虚拟空间,使人和事物产生更多的交互,这个时代里的大家拥戴、喜爱的载体是新的技术所支撑的,我们应该要为这些新的互动形式投票买单。王傑提出有更多的空间,给人更多的思考的一种互动的新媒体艺术方式是否是更人性、更可持续的方式?“艺术对于现在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是一种附加值,是更好的精神需求,能够创造更广阔的增量空间,和数字科技一样非常重要,这两者结合起来会有非常广阔的需求和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是我们做好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价值的定位。”孙晖说到。 武卫民表示,数字艺术是当代人的审美和艺术的展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艺术更容易保存和流传,所以新型科技+艺术的表现形式既能让古人的艺术继续传承,同时又能展现我们这个时代所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所以数字艺术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
未来,数字视听艺术与商业场景的融合将展现更为广阔的前景。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艺术将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形式。艺术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创造出更加逼真、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使观众能够与艺术互动、参与其中。同时,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将为商业和产业带来更多的商机,通过数字化的艺术推广和营销手段,企业可以实现更精准、个性化的品牌传播。
圆桌会议现场图片
2023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数字视听艺术论坛成功举办,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等十余家央媒对相继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大篇幅的深度报道,获得了现场参与的观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