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发力数字经济新赛道 构筑未来增长新引擎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要素、产业、应用等领域新赛道加快布局,创新动能厚积薄发,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同时,数字经济持续释放经济增长“第二曲线”作用,拉动投资、消费、贸易、就业等领域修复增长,助力经济固本培元,加速向内生式增长转变。具体来看,呈现十个方面的特点趋势。
发布时间:2023-08-23 10:13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赛迪智库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要素、产业、应用等领域新赛道加快布局,创新动能厚积薄发,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同时,数字经济持续释放经济增长“第二曲线”作用,拉动投资、消费、贸易、就业等领域修复增长,助力经济固本培元,加速向内生式增长转变。具体来看,呈现十个方面的特点趋势。

一是算力网络布局加快,协同融合成为发展主线

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大量释放,各地进一步加强智算中心、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25%,并从“通用算力集中部署”向“多样性算力按需供给”加快转变。互联网络架构持续优化,布局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网络互联架构加速形成,助推多样化算力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支撑算力高效互补。同时,围绕算力协同融合的产业创新动力持续增强,计算架构、计算方式和算法创新加快,算力相关软硬件生态体系将不断丰富。

二是机构统筹地位确立,数据市场建设多点突破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职能。随着国家数据局全局统筹工作的部署推进,各地将推动数据治理机构的调整优化,央地协同、纵横贯通的数据治理体系将建立,确权授权、供给流通、收益分配、安全监管等基础制度将细化落实。先行地方建立大数据集团,推动政府数据资源统建统管,培育打造数据要素集聚区,引导数据流通交易平台规范建设,发展数据经纪人、数据超市等新模式,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将提速发展。

三是创新路径持续转变,数字产业聚力内生增长

当前,我国数字产业步入固本培元、谋定未来的关键期,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产能输出成为“三板斧”。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发产业创新范式根本性变革,基础支撑、开发框架、模型服务等多层次产业布局加快,政务、办公、娱乐、教育、工业等领域多样化应用场景探索建设,或将成为我国产业换道发展的重要机遇。面对国际竞争加剧、产业外迁隐患加大等风险,数字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布局,以AI大模型为引领的开源创新快速推进,带动消费电子等领域新一轮软硬件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产业链网络化协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供应链调整优化等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同时,新能源汽车成为外贸“新三样”之一,2023年上半年出口增长160%,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能国际化发展日渐成势,全力打造未来竞争新支点。

四是供需两端双向发力,数字化转型破局深水区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从单环节走向全要素、全流程,政策、产品、服务、标准等转型供给随着企业的探索深入不断丰富,行业标杆示范效应将加速释放。大企业引领作用日渐突显,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推进“1+N+M”国资央企云体系建设,在赋能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逐步形成面向行业的数字化供给能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启动,城市将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在资金支持、供给优化、场景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赋能,带动更多特色化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路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涌现。

五是智能创造新兴需求,数字消费拉动供给升级

随着5G、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加速成熟,数字产品和服务开启了新一轮智能化升级,以高水平供给激发更多数字消费潜力。新兴模式彰显活力,直播经济、“新消费”、“新国潮”等模式再度激活网络消费空间,2023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1.27万亿元,累计直播场次数超1.1亿场,直播商品数超7000万个,活跃主播数超270万人。文博、电影、旅游等数字化创新加快,在线旅游产品和景点门票、在线文娱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2.4%和69.8%,比第一季度分别加快156.6个和50.6个百分点。智慧商圈、数字景区等快速普及,包括北京市三里屯商圈等在内的首批12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16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名单释放示范效应,带动大量沉浸、交互的元宇宙消费应用场景大量涌现,不断创造消费新动能。

六是技术场景集成创新,数字政府走向善治惠民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赋能下,政务数据贯通步伐加快,政府业务流程、决策方式、建设运营模式持续变革创新,不断推动政府业务流程、决策方式、建设运营模式变革创新。多地成立数字政府运营公司,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控制、管运一体”“企业主导、管运分离”等多样化建设运营模式,以数据为中心积极重构技术架构和业务模式,助力提升业务效率和政府治理水平。场景创新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牛鼻子”,在新技术驱动下,各类“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不断丰富优化,促进数字政府“善治”“惠民”的能力持续提升。

七是区域发展集聚成势,助推城乡融合进程提速

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心城市数字经济红利不断外溢,带动周边县(市、区)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升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与城市群融合发展态势日益突显。另一方面,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了数字经济的专项政策,多地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在省级主管部门统筹下,数字经济发展不断走深走细,逐步与各地市的经济创新发展需求形成同频共振,将成为激活县域发展新活力的重要引擎。

八是包容审慎调整优化,数字治理更趋健康公平

我国数字治理始终坚持包容审慎原则,以发展为前提,不断适应技术扩散规律和特点,在调整优化中增强政策的协同性和稳定性。平台经济治理机制更加灵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布一批平台企业典型投资案例,彰显平台企业创新投入广度和深度加大,围绕企业治理、劳动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治理、公平运营、环境保护、社会促进等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成为新方向。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建设,投资准入、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等政策将不断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体系将加快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不断健全,持续降低新业态企业合规经营成本。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持续完善,营商环境、自媒体乱象、网络谣言等专项整治相继开展,网络空间“事更清”“理更明”“法更透”,全方位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九是制度产业并行发展,数字安全筑牢发展基石

AI应用爆发大势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安全和道德伦理等多重风险,互联网算法、AI服务日益成为数据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覆盖中央、地方、行业等的多层次数字安全制度不断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生成式AI服务、网络安全服务等方面的制度也在探索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应用模式。AI驱动的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AI伦理工具、负责任的AI解决方案等新技术、新产品持续涌现,助力提升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水平。

十是多极格局不断演化,高水平开放探索中前行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呈现多极演化态势,技术主导权竞争加剧,西方国家加快构建完善包括美国—欧盟技术和贸易委员会(TTC)、美英《大西洋宣言》、美日荷三方协议等在内的多元化联盟体系,在AI、6G、在线平台和量子科技等领域开展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国际合作,新加坡、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以国家利益为前提推进更多领域的数字合作。面对国际格局调整大势,我国立足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以共享数字经济红利为前提致力于推动全球共享发展,扩大多元化数字贸易,共建数字经贸合作机制平台,倡导数字治理国际规则“中国方案”,持续探索数字经济的制度型高水平开放发展路径。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