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助力安全生产提升与创新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浪潮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新型工业生态。工业互联网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与服务体系,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生态和应用模式
发布时间:2023-10-23 13:33        来源:赛迪顾问        作者:

一、工业互联网浪潮下,安全生产领域蕴藏巨大价值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浪潮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新型工业生态。工业互联网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与服务体系,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生态和应用模式,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是产业发展与优化升级的内驱动力,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数字经济向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

工业互联网可提供边缘计算能力、通用PaaS能力、工业数据服务、工业模型服务以及工业应用开发及人机交互功能,助力冶金工贸、化工、矿山、烟花爆竹、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家电、电子、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赛迪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612.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3.4%。

图表1  2016-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赛迪)

另一方面,安全生产逐渐引起各方重视。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伴随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的结合逐渐紧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目前主要应用于化工、矿山、冶金等行业。

根据《“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总体要求与重点任务,工业互联网领域涉及到安全生产的部分主要包括生产管控的设备管控、生产计划排产、生产工艺、能耗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与安全与环境管理等环节;经营管理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库存管理与人力管理等环节;运维服务的产品运维等环节以及资源协同的协同制造与供应链协同等环节。从总体上看,工业互联网领域涉及到安全生产的环节约占整体的41.0%。

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在传统行业的应用逐渐深入,生产要素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新工艺、新材料、新业态不断涌现,然而安全风险集聚、事故隐蔽性上升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因此,有效化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融合应用成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发展的突破点。2020至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由2,752.2亿元增长至3,126.8亿元。预计到2027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4,530.8亿元,2023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7.7%。

图表2  2020-202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市场规模

图片1

 

(数据来源:赛迪)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化工、矿山、冶金、烟花爆竹等热点行业。目前,石油化工行业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最大的应用市场,占市场整体份额的37.1%。其中石油行业占比12.0%,化工行业占比25.1%。伴随安全生产政策及法规的颁布,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范围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投入将不断增加。政府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将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约投入28.9亿元。

图表3  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细分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赛迪)

1、我国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管控市场具有广阔前景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备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等特点。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中间体、产品大多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构建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体系和标准规范,可实现生产实时监控、远程故障诊断以及预测性防护措施等功能,为化工行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化工行业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投入也逐渐增加。2020至2022年,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市场规模由668.0亿元增长至785.7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36.3亿元。

图表4 2020-2027年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赛迪)

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包括设备管控、生产计划排产、生产工艺、能耗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控、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其中,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安全管控市场,由2020年的46.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5.6亿元。预计到2027年,化工行业安全管控市场规模将达到90.7亿元,2023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10.3%。

图表5 2020-2027年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管控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赛迪)

2、“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大幅提升矿山生产管控能力

矿山行业主要为煤矿及非煤矿山等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储运、加工转换和环境保护。矿山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矿山行业目前正在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重点在于推进智能系统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交互式信息平台等软件平台建设、智能化改造或购置硬件装备等方面,保证生产工作高效开展。同时,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于矿山行业,可准确感知人员与环境信息,并提供实时处理和决策功能,实现“感知-通信-控制”一体化,有效提升行业安全防护水平。2020至2022年,矿山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市场规模由478.1亿元增长至518.7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49.7亿元。

图表6 2020-2027年矿山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赛迪)

3、“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可增加冶金行业生产稳定性

冶金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具有资源和资本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冶金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高温铁水失控、熔渣喷溅、煤气中毒、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于冶金行业,可实现生产设备远程操控以及生产环境监控等功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控。2020至2022年,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市场规模由600.5亿元增长至651.3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10.6亿元。

图表7 2020-2027年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赛迪)

三、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市场集中度低

工业互联网架构可分为五层,分别是感知层、数据层、模型层、功能层以及应用层。通过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资源要素互联互通,实现对矿山、园区、罐区、工厂以及电力设备机械等应用场景的实时监控。

图表8 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架构架构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格局分散。根据工业互联网五层模型,企业类型可分为硬件产品提供商、数据服务提供商、模型搭建服务商、功能服务提供商以及平台应用服务商五类。

从产品类型角度,“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企业包括安全生产综合服务提供商、安全生产装备提供商和安全生产平台软件提供商三类。其中,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采集与监控硬件终端、安全生产管控软件平台等产品,可通过软硬件产品与系统集成服务两方面为客户提供安全生产全流程解决方案。

由于目前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生产规模存在一定差异,且生产环境逐渐大型化、复杂化,因此生产企业对应急指挥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系统、生产管控软件平台以及特殊作业移动监测监控终端等软件与硬件的定制化开发及本地化服务需求逐渐增多。同时,生产企业对垂直细分领域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服务商在大型复杂场景下的整体解决方案需求逐渐迫切。此外,目前“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具有一定服务经验壁垒,既要求服务商可以快速精准的解决企业需求,又要求服务商具备全流程服务经验及相关资质,如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评价资质、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

因此,服务商不仅需要深度理解用户需求,有丰富的问题处理经验、规范化的运维管理体系、完善的监督管理和应急预案;还需要储备专业技术人才,熟练掌握系统架构设计、运营维护等综合技术,这使得综合服务提供商在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安全生产领域人才类型广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

伴随“数字中国”建设布局规划的提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深入,企业针对安全评估和安全培训的需求日趋旺盛,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产业规模不断增加,国内提供商的市场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

四、工业互联网深入应用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持续发展1、“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政策密集发布,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为增强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提高预防和感知能力,提升工业生产安全水平,制定了一系列顶层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2020年10月,工信部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从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新型能力、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的融合应用、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四大方面着手,构建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的新型安全生产体系。2022年4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规划》强调实施“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工程,培育“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引导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基于信息化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特种设备智慧监管体系。各项顶层政策的发布,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业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地位,也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2、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发展提供新机遇

“数字中国”明确提出,要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呈现深度融合趋势。石油化工、矿山、冶金等传统行业积极寻找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相关企业在数据管理、挖掘数据等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的生产数据、设备数据、工艺数据等现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对数据连接、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新的需求。伴随“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发展,生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还将更加深入,通过进一步加强行业安全风险、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数据连接与数据开发挖掘,进而实现传统行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艺全流程数字化与可视化,事故预警精准度与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最终达到风险消减与降低安全生产损失的目标。

3、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逐渐成熟,现有技术可实现对人员及周边环境的持续监测与统筹管理。与此同时,石油化工、矿山、冶金等传统行业生产环境逐渐复杂化、大型化,且具备一定随机性。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关键环节,提升风险预警与响应能力,实现管控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将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嵌入到安全生产流程中,推动安全生产领域催生出模型化、平台化管理的新模式。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利用移动监测监控终端设备采集现场数据,并打通各个生产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跨系统的数据互联和人员互联,通过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生产环境、作业情况、人员行为、历史事故信息等数据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在提升管控效率的同时,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和安全监管能力。

4、下游化工市场辐射增强,推动安全生产行业革新

近期全国建设了一批大型石化一体化基地,包括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福建古雷石化基地、广西钦州石化基地、吉林石化产业园等。截至2022年,全国共建设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643家,已经形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20家。下游化工产业市场辐射的增强,也对化工行业的安全统一监管、生产环境集中治理等提出更高要求,相关企业势必将加大安全生产的资金与技术研发投入,在安全、绿色、智慧化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集成现有信息化系统,开发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等安全生产新技术,准确提供作业人员及设备的数据、图形,实现巡检任务提醒、巡检调度、巡检记录及统计分析等功能,推动设备运行安全、安全生产工艺、装备及标准操作流程等工业基础能力迭代优化,提升安全水平。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