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Gartner发布年度十大战略趋势,AI浪潮将把我们冲向何方?

AI模型的治理需要关注公平性、可解释性、透明度、数据保护等方面,AITrism这个趋势由内容异常检测、数据保护、AI应用安全、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对抗攻击防御、模型管理和ModelOps这六个模块组成。
发布时间:2023-11-01 11:22        来源:赛迪网        作者:赛迪网

【赛迪网讯】互联网相关技术日新月异,即使对一直关注科技发展的投资者也未必能随时紧跟技术的迭代速度,因此Gartner每年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就对行业投资者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近日,Gartner发布了十大战略趋势,根据自己的研究罗列了未来三到五年里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科技战略趋势。

AI治理和以业务为导向的风险管理

严格来说,这些战略趋势并非特指某一种科技技术,而是一种新的架构,以及科技发展的方向。

2023年是AI大爆发之年,Gartner对AI治理的战略趋势总结为AI Trism(AI Trust,Risk,Security Management)。

“这是关于AI治理方面的一个趋势,关于AI信任、风险、安全管理的架构性趋势。”Gartner研究副总裁高挺总结道。他用近期上映的诺兰电影《奥本海默》作了解释。“奥本海默是发明原子弹的人,他发明原子弹只是纯粹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做这件事情,但是没有想到原子弹会给整个世界带来这么大的影响。”AI的大爆发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合理的AI治理,人类也会遭受AI科技的反噬。

AI模型的治理需要关注公平性、可解释性、透明度、数据保护等方面,AITrism这个趋势由内容异常检测、数据保护、AI应用安全、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对抗攻击防御、模型管理和ModelOps这六个模块组成。

除此之外,Gartner还提出了一套对于安全态势修复和改进的框架持续威胁暴露面管理,将其总结为CTEM(Continuous Threat Exposure Management)。

持续威胁暴露面管理的理念不是单纯从技术层面分析网络安全的漏洞大小进行防御,而是以业务为导向进行风险的优先级管理。高挺同样作了一个比喻:“企业好比一座房子,不是看它是否有大洞就要赶紧修复,如果没有大洞就可以暂时不修复。而是要看这座房子是否位于有很多鸟类居住的地方,如果周围有很多鸟,哪怕只破了个小洞,鸟可能会在这里筑巢,对房屋造成更大的危害。相反,哪怕是破了一个大洞,但房屋是位于北方少雨的地带,并不会对居住造成很大影响,那也无碍。

开发者的崛起

开发者的崛起是今年战略趋势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中随着智能时代的来到,平台工程成为了企业开发的一个新趋势。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流程为企业的软件开发团队提供内部开发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涵盖应用程序整个生命周期里面所有的操作,有别于传统的项目制开发,平台工程需要由一个专门的平台工程团队去创建和维护软件应用。与传统项目制开发的应用不同的是,传统项目制的开发中经常造成一些企业开发的很多应用功能类似,极大浪费了资源,造成重复建设。而基于可组装、可重用、可配置的平台工程则有可以避免此类弊端。因为拥有很多具体的功能模块,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或客户需要灵活开发、部署。

另一方面,将大量AI技术引入应用开发也是又一大势所趋。包括AI代码生成、AI增强测试和AI设计代码的过程。真正做到AI参与整个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并且,把传统“云服务”当中的IaaS、PaaS、SaaS三层进一步进行解构,再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提供具有业务能力的“云平台”,也就是在传统的“云”之上加一层“业务模块层”,这也被称为行业云平台。通过行业云平台,不仅是实现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改进,更是要在云上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

全民化的生成式AI

在AI的大潮席卷下,智能应用成为了产品交付价值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智能应用的本质是在传统的应用里加入生成式AI的能力,通过持续的学习、适应和预测去提高用户的体验,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例如在苹果手机、苹果手表中得到应用的“优化充电”功能,它会通过用户的充电习惯找出规律,例如用户几点起床、几点出门,把手机或者手表先充到85%,然后在用户出门之前一个小时左右充到100%。现在,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推广创新,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此类新型AI应用迭代而生。

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6年超过80%的企业,将会在生产环境中使用生成式AI的API模型或部署支持生成式AI的应用程序。而在今年,这个比例尚不到5%。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生成式AI开发的入门门槛会变得非常低,几乎可以为所有人提供“生成、创造、编写数字内容和内容”的能力,会极大提高生产力。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2022年至2023年之交都是一个跨时代的时间节点。以生成式AI的成熟为标志的科技跃迁产生的波浪已经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商业模式造成了冲击,我们正处于这场全方面升级变革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机器和人的界限更加模糊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关注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趋势,对自身的业务作相应的调整,才能在这场浪潮中顺势向前,不被时代甩在身后。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